艺考网
全国站

初中物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验学习是关键

chanong
2024-06-05 05:00:01
编辑说
物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实用性也很强,研究是物质的基本规律,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占据有很重要的地位。实验步骤、操作、结论1力学基础性1.天

物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研究物质的基本规律,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学习物理不仅是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是为了孩子思维方式的发展。

物理虽然是一门理科,但除了计算题,更多的是基础理解题和常识积累题。物理的计算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物理的应用需要细心的理解能力。在老师看来,想要入门物理,掌握基础核心必不可少。

初中物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初中物理实验也是一个比较难的方面,需要学生好好积累、好好学。

现在很多同学对物理实验这方面学习的不够多,所以考试的时候会出现很多这方面的问题。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整理了一份初中物理基础实验清单。如果家里有初中生,可以打印一份给孩子看,对提高成绩很有帮助。

实验步骤、操作及结论

1 机制

基本的

1. 用天平测量质量

【目的】利用盘秤测量质量。

【实验设备】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

1. 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上,并取出两端的橡胶垫圈。

2、将光标移到标尺最左边的零点标记处(光标回零,光标最左端与零点标记对齐)。

3、调整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则将平衡螺母向左旋;右盘亦同),直至指针指向表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 将重物放在左侧,将重物放在右侧,直到天平再次水平。(增加或减少重物或移动滑动重物)

5、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滑动砝码的读数(m物体=m砝码+m滑动砝码)

【实验记录】此物体的质量如图:62克

2. 弹簧测力计测力

【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实验器材】细铁丝、弹簧测力计、吊钩重物、木块

【实验步骤】

测量前:

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零点调整。(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

2、记录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最小分度值为0.2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1.8N。

3.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

【目的】

定量探究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设备】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

1、将金属块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端,记录测力计读数F1。

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液位读数V1。

3、将金属块浸入水中,记录此时的测力计读数F2和液位读数V2。

4、根据测力计两次读数的差值计算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力=F1-F2)。

5.计算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然后使用=ρ(V2-V1)g计算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6、比较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的关系。(物体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实验结论】液体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4. 确定物质的密度

(1)测定固体的密度

【用途】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铁丝、石头等。

【实验原理】ρ=m/v

【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量出石头的质量为48.0克。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量出水的体积为20毫升。

3. 将石头浸入量筒中的水中,并测量石头的体积(cm3)。

【实验结果】

根据公式计算该石头的密度为/m3。

多次实验的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2)测定液体的密度

【用途】测量液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测量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

2.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取体积V。

3. 测量容器的质量(m体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剩=m共-m体积)。

4. 计算密度:ρ

5. 探索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关的因素

【目的】

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以研究物质的某些性质,形成密度的概念。

【实验设备】量筒、天平、水、不同容积的铜块、铁块若干。

【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量不同铜块、铁块的质量,用量筒称量不同铜块、铁块的体积。

2.需要记录的物理量是质量和体积。

3.设计表格:

【实验结果】

1.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同一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3.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4.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6. 探索两种力的平衡条件

【目的】

探索物体达到平衡时这两种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实验设备】弹簧测力计、一块纸板、细绳、剪刀等。

【实验步骤】

探究物体静止时,两种力的关系;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种力的关系

1、如图a所示,如果作用于同一物体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它们必须位于同一直线上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两个力才平衡。

2、如图b、c所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它们也必须位于同一个物体上,两个力才平衡。

【实验结果】

两力达到平衡的条件是:

1. 均等尺寸(均等尺寸)

2. 相反方向(反方向)

3. 同一条直线(共线)

4. 同一物体(同一身体)

7. 探究与液体内部压力有关的因素

[实验目的] 探究液体内部压力的相关因素

【实验设备】U型管压力计、大容积圆柱体、水、盐水等。

【实验步骤】

1、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观察U型管内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对于同一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型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是否一致。此现象说明:对于同一种液体,在同样的深度,液体内部的压强在各个方向上都是相等的。

3、保持金属盒深度不变,将水换成盐水,观察U型管内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可探究液体内部压力与液体密度(液体种类)的关系。

§ 在相同深度下,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力越大。

【注意】

§ 调整金属盒方向和深度时,注意U型管压力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变化。

§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关系时,保持金属盒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8. 探索杠杆平衡的条件

[目的]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 均匀带刻度的杠杆、铁架、弹簧测力计、钩重物、细导线等。

【实验步骤】

1.将杠杆中点支撑在铁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这是为了方便直接在杠杆上读出杠杆臂值。(研究时,必须将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才能记录实验数据)

2.将挂钩挂在杠杆两侧,并改变挂钩的位置或数量,使杠杆保持平衡在水平位置。

3、需要记录的数据有功率、功率臂、电阻、电阻臂。

4.将挂钩挂在杠杆上,用测力计在支点同一侧垂直向上拉动杠杆,重复实验并记录数据,多次改变杠杆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多次实验会得出普遍的物理规律)

【实验结果】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杠杆平衡时,功率×功率臂=阻力×阻力臂。若功率与阻力分别在支点的相对两侧,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若功率与阻力分别在支点的同一侧,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注意】实验时要先确定杠杆上哪些力是推动力,哪些是阻力,实验一定要尊重实验数据,不可随意篡改实验数据。

2电气

基本的

9.(1)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用途】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实验设备】电源、电钥匙、小灯泡、电流表、电线若干等。

【实验步骤】

1、将电源、开关、小灯泡、电流表串联起来,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当不知道电流大小时,电流表选择0~3A量程。

3、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读数,确认是否需要换电流表量程,并记下电流读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流表显示0.5A。

(2)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用途】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实验器材】电源、电钥匙、小灯泡、电压表、电线若干等。

【实验步骤】

1、将电路中的电源、开关、小灯泡连接好,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过程中电压表正极靠近电源正极,负极靠近电源负极,电压未知时电压表选择0~15V量程。

3、闭合开关,观察电压表读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压表量程,并记下电压读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压表显示2.5V。

10. 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目的] 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实验设备】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开关、电池组、一些电线

【实验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可以改变其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可确定性

1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

【用途】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阻

【实验设备】 电源、电键、电压表、电流表、被测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等。

【实验原理】R=U/I

【实验步骤】

1、按图示连接电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路中连接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最大值。

2. 将滑块移动到三个不同的位置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和电压读数。

3、按照公式计算三次阻值,最后取平均值就得到了被测电阻的阻值。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12. 确定小灯泡的功率

【目的】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钥匙、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线若干等。

【实验原理】P=UI

【实验步骤】

1、记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2、按图示连接电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接在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阻值为最大值,电源电压必须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3、移动滑块,使电压表上的读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记下此时的电流读数,根据公式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改变滑块的位置,使电压表的读数大于或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下相应的电流值,计算相应的电功率,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点亮情况。

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分担一部分电压,从而改变小灯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小灯的电流。

探索性

13. 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目的】探讨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设备] 干电池若干,电子钥匙,电压表,电流表,两种不同的导体,电线若干根等。

【实验步骤】

1、按图示连接电路,将导体A接至M、N点,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开关,记下相应的电流和电压读数。

3、更换电池数,记录两种不同电压对应的电流值。

4. 用导体B替换导体A并重复上述实验。

5、本次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多次测试,得出普遍的物理规律。

【实验结果】

1、对于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对于同一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3.不同导体的电压与电流之比不同。

“探索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3. 光学

确认

14.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光学支架、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步骤】

1.记录凸透镜的焦距。

2. 将蜡烛、凸透镜、遮光板从左至右摆放在灯具上,调整凸透镜和遮光板的高度,使凸透镜和遮光板的中心与蜡烛火焰的中心大致处于同一高度。(使影像在遮光板中央)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使蜡烛火焰位于凸透镜的2f之外(u>2f),移动光屏找像。移动过程中,注意光屏上的成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图像。此时的图像为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然后将像距和物距与凸透镜的f和2f进行比较(f<v<2f)。

4、将蜡烛火焰置于凸透镜f、2f之间(f<u<2f),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倒置的放大实像(像距v>2f)。

5、使蜡烛火焰位于凸透镜f内(u<f),移动光屏,若发现光屏上不成像,则移开光屏,眼睛可在光屏侧面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虚像。

【实验结果】

1. 表格。

2.凸透镜形成实像时: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也越小,u>v成为缩小像。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就越大,u﹤v就变成放大像

1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目的]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火柴、一把尺子

【实验步骤】

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张白纸,在纸上垂直放置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

2. 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置一根同样大小的未点燃的蜡烛B。

3. 将蜡烛B移到玻璃后面,直到从玻璃板前面的所有位置看,它都像是被点燃了一样。这种现象表明图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把这个位置记在纸上。这样做的目的是确定虚像的位置。

4.测量两根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距离相等。

5、观察蜡烛A和蜡烛B连线,发现该线垂直于玻璃板。

6、若要确定像的实像还是虚像,应在像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透过玻璃板观察其上是否有像,从而作出判断。

★ 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以方便确定虚像的位置。

使用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以便更容易比较图像和物体的大小。

实验中,眼睛观察到两幅像,其中一个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A的虚像,另一个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蜡烛B的虚像。

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多次实验可以得出普遍的规律。

【实验结果】

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一个虚像

2. 图像与物体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相等

3. 图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4. 图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实验方法总结

1.控制变量法

1、研究蒸发速度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及液体上方空气流速的关系。

2、研究弦乐器的音色与琴弦的松紧、长短、粗细的关系。

3.研究压力的影响及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4、研究液体压力、液体密度与深度的关系。

5.研究滑动摩擦、压力和接触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

6. 研究物体的动能、质量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7. 研究物体的势能与其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8.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材料截面积的关系。

9. 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

10、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的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

11、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电流的关系。

2 图像法

1. 使用温度-时间图了解熔化、凝固和沸腾现象。

2.通过电流、电压、欧姆定律和电力的图形理解。

3. 比例和反函数图整合了密度、重力、速度和杠杆平衡

4.压力:

浮力:

卡路里:

以及其他公式。

3 换算方法的应用

1、利用乒乓球的弹跳来放大音叉的振动;利用小物体的弹跳或振动来证明发声物体在振动。

2、温度计测量温度是利用内部液体因热胀冷缩而引起的体积变化来反映温度的。

通过研究扩散现象,我们可以了解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运动。

5、判断是否有电流,可以观察电路中的灯泡是否亮。

6、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来判断它是否存在。

7、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用电磁铁吸引的磁极数目来判断。

8、研究电阻与电热关系时,电流通过两个不同阻值的电阻器时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察或比较,只能通过转换成可见的现象(气体膨胀、火柴点火等的差异)来推断哪一个电阻器放出的热量更多。

4 实验推理方法

1.研究声音是否能在真空中传播。

2. 研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3.还根据实验导出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这一重要结论。

5. 等效替代法

1、在一个电路中,几个电阻可以等效为一个合适的电阻,反之亦然;例如串并联电路中的等效电路、等效电阻都是利用了等效的思维方法。

2、在平面镜像实验中,用两根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蜡烛相当于另一根蜡烛的图像。

3、用加热的时间来代替物体所吸收的热量。

4、用自行车车轮测量跑道的长度。跑道很长,无法直接测量。使用滚筒法:车轮周长乘以圈数就是跑道的周长。

6.类比

1. 研究电流时,用水流的类比。

2.用“水压”与“电压”进行比较。

3. 用水泵类比为动力源。

4. 研究做功的速度时,可以类比运动的速度等。

5.用弹簧连接的小球模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专业及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信息展示,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看

章丘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条件、报名方式及注意事项

章丘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条件、报名方式及注意事项

章丘二职专择校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学生想选择学校环境好、师资设备好的学校就读,学校愿意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来入校,每个学校又有着不同的规章制度.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需要了解清楚学校的招生条件。
2024-06-05
初中物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验学习是关键

初中物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验学习是关键

物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实用性也很强,研究是物质的基本规律,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占据有很重要的地位。实验步骤、操作、结论1力学基础性1.天
2024-06-05
中秋节拜月的来历:从秋分祭月演化而来,你知道吗?

中秋节拜月的来历:从秋分祭月演化而来,你知道吗?

中秋拜月的来历是什么中秋节拜月的来历:是从秋分祭月这一古老礼俗演化而来的。拜月即拜祭“月神”,也就是平时老百姓说的“嫦娥”。古人通过祭拜的形式,祈求团聚、康乐与幸福。
2024-06-05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妙处在哪里?快来看看吧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妙处在哪里?快来看看吧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出处是宋朝诗人所写的《游园不值》中的尾联,上一句是满园春色关不住。描写春天的众多古诗词中,这首诗有一席之地。题目的意思是没有得到机会去游园。较
2024-06-05
回光返照的含义、原因及科学依据,你了解多少?

回光返照的含义、原因及科学依据,你了解多少?

回光返照的意思为何有人长寿有人会短命,其实最终都绕不开机体免疫力,每个人体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的不同都决定着免疫力高低和患病几率,最终影响你的寿命,而步入中老年后体弱多病也是因为免疫力的降低
2024-06-05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至关重要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至关重要

初中物理涉及了许多电学实验,其中包括五个主要的实验。而在中考中,这些实验会被进一步细分为八个具体实验题目。每年中考都至少会考察其中两个实验。在所
2024-06-05
破釜沉舟的成语解释及近义词

破釜沉舟的成语解释及近义词

破釜沉舟,汉语成语,拼音是pò fǔ chén zhōu,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破釜沉舟成语的释义及近义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06-05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宽容的重要性与难度解析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宽容的重要性与难度解析

http://www.55xnjd.com/show-172437.html为你介绍以下是关于有容乃大是什么意思、无欲则刚
2024-06-05
中秋节:古老传统节日,蕴含丰富民俗与深厚情感

中秋节:古老传统节日,蕴含丰富民俗与深厚情感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真正来历,一起来看看吧!
2024-06-0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赏析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赏析

一枝红杏出墙来上一句.doc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