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中连理枝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李隆基和杨玉环相爱时立下誓言:“愿我天上做一对双翼,愿我地上做一对缠枝。”两人那深沉的爱情,至今还让人十分动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与缠枝有关的那些故事。
1. 什么是交织枝?
连理枝的叫法很多,有连理树、连理树、连理木、相思树、夫妻树、生死树等等。一说认为连理枝是一棵树的枝叶交缠在一起。但据《辞源》“连理”一节记载:“异根植物,枝干相生。”“连理枝”一节记载为:“两棵树的枝干相生。”也就是说,连理枝是两棵树的枝干“交缠在一起”,根部交缠在下方,枝干交缠在上方。
江苏遂宁铜山出土汉画像石
缠枝树是指两棵树干长在一起的树。与缠枝树相比,缠枝树比较少见,但背后也有一段凄婉的故事。据《奇闻异事记》记载,吴县海盐(今浙江海盐)人陆冬梅嫁给朱氏,两人感情深厚,形影不离。妻子死后,陆冬梅绝食而死。两人合葬在一起,墓前长了一棵楸树,“同根两体,相拥而成一树”。
缠枝物语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常见的意象,起源很早。据东晋小说《搜神记》记载,战国时期,韩平是宋朝国君宋康王的侍女,他的妻子何氏十分美丽。宋康王闻知此事后,便将何氏占为己有,并以苦役惩罚心怀不满的韩平。韩平后来自杀身亡,何氏也跳下高台自杀。何氏死时留下遗书,希望康王让他们二人合葬。康王怒而不听,反而让两座坟墓远远地对视。“前数日,两座坟墓尽头长出一株大楸树。十日后,它生满双臂,屈身相接,下面根交缠,上面枝交缠。”宋人为两人的爱情感到伤心,便将这棵树命名为“相思树”。 唐代民间赋《含彭赋》以此为蓝本,结尾也是二者枝叶相连,但把梓树换成了桂树和梧桐树。
汉代也用缠枝来形容夫妻。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因情爱而自杀,合葬华山。他们的墓前长有缠枝:“两家求合葬,葬于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枝叶相缠,相生相克。”
孔雀东南飞
西方文学作品中也有类似的枝叶交缠的现象。如德国史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男女主人公死后,男主人公特里斯坦的坟墓上长出了一朵玫瑰,女主人公伊索尔德的坟墓上长出了一棵葡萄藤,两种植物的枝叶相互覆盖。俄国史诗《瓦西里与索菲亚》的结尾,两人的坟墓前长出了一棵树,树枝紧紧依偎在一起,树叶相互缠绕。可见,在东西方文化中,用枝叶交缠来比喻恋人或夫妻的爱情是很常见的。
出土的汉画像石上,就有人们在缠枝树下接见宾客的情景。这说明在汉代,缠枝不仅专指夫妻关系或男女之情,还可以用来象征亲密的友谊。后世也有此记载。如明代张昱在《送余兄入京》中写道:“愿护吾身,慰此缠枝。”清代方文在《送妃密姬谢》中也说:“我们同学十年,远近人皆称我们为缠枝。”
四川长宁出土汉画像石
“连理之”一词,可用来形容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密朋友,也可用来指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如宋代杨万里在《小端绪乐堂铭》中写道:“紫荆花开,孝友情不为时人所知。”
之所以用“连理之”来形容关系亲密的情侣或朋友,与一个古老的观念有关:树枝是人的臂膀,树枝连树枝就是牵手,牵手是心心相印的表现。正因如此,随着社会的变化,牵手很少与友情有关,而是专指爱情。纪伯伦在《沙与沫》中说:“男人的手触到女人的手,就触到了永恒的心。”所以,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牵手往往与爱情分不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诗经·北风·寄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柳永的《雨铃》中也有同样的歌词:“执子之手在地愿为连理枝,相看两眼热泪盈眶,无言以对,哽咽不已。”
紫禁城里的树木交织在一起
2. 枝条缠绕形成的原因
树木连生在林区十分常见,这实质上是一种嫁接,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两根枝条靠得很近,或用藤蔓连接,经过一段时间,植物表皮受压后,接触部分会长在一起;二是人们可能有意无意地将两棵树的枝条连在一起,久而久之,两棵树的枝条就连在一起了。
由于古人科学水平有限,对树木纠缠现象难以解释,所以常常把它看作是吉兆,认为是君王或地方官员善治所致。如汉代班固说:“德至草木,草长红,木齐生。”汉代以孝治国,人们也把纠缠的树枝看作孝子感动天地的象征。如东汉蔡邕对他的母亲十分孝顺,母亲死后,他便在母亲墓前哀悼,不久,墓上就长出了纠缠的树木,“远近的人都惊奇,都去看。”他们都认为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
爱情鸟和缠绕的树枝
温世钧说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有很多代表夫妻或恋人的意象,比如鸳鸯和莲花。鸳鸯是雌雄同居,而莲花则是两朵莲花并排生长在同一茎上。相比前两者,缠枝的美在于,两棵树原本并不是同根同根,却因为枝条相连而产生了亲密的关系,仿佛两个原本互不相识的男女,因为爱情而成为恋人或情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缠枝似乎比鸳鸯和莲花更适合形容情侣或恋人。
“连理枝”的形象从表面上看是悲伤的,代表着因种种原因在生前不能在一起,死后只能通过树相依的恋人或夫妇。到了唐代,连理枝与爱情鸟已经发展成为两个独立的形象。连理枝本身所蕴含的男女长相厮守的期盼,已经演变成超越身份与现实束缚的美好愿望。连理枝也从代表同情与悲伤的形象,转变为温暖与缠绵的形象,受到人们的喜爱。直到今天,人们仍然用“连理枝”来祝福新婚夫妇,就是一个证明。
参考
岳安利:《孪生树》,《植物杂志》,1980年第6期。
王云:“双生枝研究”,上海社会科学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陈伦文:《“莲莉枝”的词源与文化阐释》,《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1期。
孙惠芳:《‘莲莉枝’文学意象探微》,《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第9期。
翟明女:“也谈‘恋礼之’”,《语言建构》,2011年7-8期。
大家都在看

收藏名人字画,把握未来投资潜力,选择有实力的当代画家作品

白居易长恨歌中连理枝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关汉卿:元杂剧奠基人和前期剧坛领袖,作品丰富关注现实

初中毕业留学指南:新加坡留学方式及升学攻略

元代文学家白朴与他的杂剧梧桐雨,你了解多少?

上海怀旧堂老字画回收:名人字画、书法及各类古玩杂项高价回收

艺术设计院校考研难度分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

初中毕业到新加坡留学的步骤及准备事项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挪威数学家阿贝尔与法国数学家伽罗瓦的传奇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