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四大悲剧 晋国内战、公族剿杀与晋文公的霸业之路 chanong 2024-06-04 18:04:34 编辑说 元杂剧四大悲剧1.背景自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曲沃城(今山西闻喜)予其叔成师(即曲沃桓叔),随后持续了近70年的晋国内战。在这段时间里,小宗家取代了大宗家,最 从公元前745年晋昭公将曲沃城(今山西闻喜)封给其叔父成氏(即曲沃桓叔)以来,晋国内战持续了近70年。在此期间,小氏族取代大氏族,最终成为晋国的统治者。为了防止其他王室势力日渐强大,可能威胁到自己的权力,晋献公趁机出兵,诛杀了大部分王室成员,导致晋国无王室。后来,通过“骊姬之乱”,被迫流亡海外的晋文公重耳继位,成为晋国国君。在流亡期间,呼延、赵帅、贾佗、贤真、魏续跟随他,协助晋文公重耳复国,帮助他建立霸权。这五人因此被称为“五贤”。 赵帅深受晋文公器重,他继位后,晋文公建立三军制,分为中军、上军、下军,每军设一将、一副。晋文公任命赵帅为相,他们共同负责晋国军政。起初,中军的将、副将大多由这五人或其后代担任,也就是说,他们不是晋王室成员。晋国六大臣中,他们曾经轮流执政,但内部矛盾重重。晋平公在位时,六大臣被赵、韩、魏、智、范、中行六个家族垄断。后来,随着范、中行家族失去权力,六大臣就变成了四个。智家族后来被赵、韩、魏三家灭亡。最后,成为最大的三个家族的臣子瓜分了晋国。 2.位列六大部长之列 赵氏始祖是枣父,后代是叔岱,晋文公年间,叔岱率领子孙迁到晋国,史称“离周入晋,赵姓始盛”。赵氏是晋国六大贵族中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赵氏的开国元勋,赵氏真正崛起的奠基人,就是赵帅。重耳因骊姬之乱逃到狄国时,赵帅一直陪在他身边,除了生活上照顾他,还多次帮助他脱险。赵帅陪伴重耳流亡十九年,直到最后回到晋国。重耳到狄国后,狄王得了两个女人——姬薇和叔薇。他将年幼的姬薇嫁给了重耳,年长的叔薇嫁给了赵帅,两人有了赵盾。 晋文公能回国立霸,赵帅的智慧和谋略功不可没。为此,晋文公将女儿赵姬许配给赵帅为妻,赵姬生下赵统、赵括、赵英奇三个儿子。 重耳在流放期间,娶了秦国多位王室女性,其中就包括秦穆公的亲生女儿怀婴。在秦国的生活比在流放中幸福,这让重耳不愿回国。赵帅在宴会上朗诵《粟苗》一诗,让秦穆公知道重耳迫切希望早日返回晋国。重耳回到晋国后,成为晋国国君晋文公,既是患难之交又是姐夫的赵帅自然成了主政大夫。赵帅作为晋国重要的谋士和谋士,不断为晋文公提供支持和智囊建议,共同辅佐晋国政事和军事,在晋国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为晋文公成功称霸、国家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3.赵盾当政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去世,留下遗书让年幼的懿皋继位,但懿皋年幼,这引发了晋国内部的权力斗争。赵盾支持迎娶在秦国任职的太子雍(晋文公与杜齐之子),而护舍古则支持太子乐(晋文公与陈婴之子)。赵盾认为太子乐的母亲有外遇,陷害儿子,而太子雍的母亲爱子孝顺,加之太子雍与秦国关系密切。赵盾派贤灭和石晖去秦国接太子雍。 然而,在朝堂上,襄公的妻子沐英却抱着仪高哭泣,责怪赵盾“奉先君之命”。在沐英的压力下,赵盾等大臣不得不背叛原计划,最终违背赵盾的意愿立仪高为国君,也就是晋灵公。由此可见当时赵氏家族在晋国朝廷中拥有废黜君主和立君主的权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晋灵公长大后或许曾因矛盾而企图杀死赵盾。不过赵盾却多次逃脱被杀的命运。晋灵公在历史上被描述为一位极其荒淫的君主,从他的行为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赵盾无奈之下只得逃出晋国,但不久之后,赵盾的堂弟赵穿在朝廷中刺杀了晋灵公。赵盾于是回到京城,迎立黑屯太子为王,即晋成公。史官董虎记载:“赵盾杀其王懿皋。”这件事或许被后世美化了,但赵盾作为权臣,在权力斗争中派人杀了晋王,也是有可能的。而且孔子认为赵盾是个好官元杂剧四大悲剧,只是因为礼仪问题而背上了坏名声,如果他逃走时能顺利越过边境(与晋灵公断绝君臣关系),就不会背上坏名声了。 晋成公黑屯继位后,赵盾将官位传给了赵括。晋成公六年(公元前601年),赵盾去世。其子赵朔作为赵盾嫡系后裔的地位没有改变,所以赵朔很快就做了相国。不过赵朔的寿命很短,公元前597年就去世了。在他去世后的同一年,发生了改变赵家命运的事件——下公之变。 4.下宫之难 景公 据《史记·赵氏世家》记载,公元前599年晋景公即位后,任命屠岸贾为司寇,指责赵盾应为晋灵公之死负责。屠岸贾率领手下将领未经国君同意就攻打赵氏下宫,杀死了赵朔。正室赵括和另两个小室赵同、赵英奇也参与了对赵朔小室的屠杀,灭了赵朔一家,但这就是“下宫之灾”。只有赵朔的妻子庄姬,也就是晋成功公的妹妹,逃进宫中,活了下来。庄姬在宫中生下了遗腹子赵武,并设法使赵武躲过了屠岸贾的搜捕。 赵朔的家臣公孙杵臼担心屠岸贾再次搜查,便与程婴商议,让程婴去向屠岸贾汇报,让另外一个婴儿代替赵武。赵武由程婴抚养直到十五岁。后来韩爵将此事告知了晋景公,晋景公命赵武与程婴一同谢过诸将,然后反攻屠岸贾,最终剿灭了屠岸贾,夺回了赵家的田地和财产。十五年后,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年),赵朔的遗腹子赵武在韩爵的协助下,成功恢复了赵家的名声,攻打屠岸贾,剿灭了其族。随后,赵武又夺回了此前属于赵家的田地和城镇。 5.赵氏孤儿 根据这个版本,元代戏剧家纪君祥创作了戏剧《赵孤复仇记》,参考了《左传》、司马迁的《史记·赵氏世家》以及刘向的《新序》《说苑》等史料,最终呈现出了我们现在所了解的赵孤的故事。故事以春秋时期为背景,描写的是晋国贵族赵家遭遇奸臣屠岸贾的阴谋,家族惨遭灭门。只有赵孤儿赵维初活了下来,长大后开始了为家族复仇的英雄故事。该剧也被列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 赵盾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诬告赵盾谋反,导致赵盾及其家族惨遭杀害。赵盾的儿子赵朔本是晋灵公的女婿,却被屠岸贾诬告而死。赵朔临死前对公主说,如果她生下一个儿子,就给他起名叫赵孤,让他长大后为族人报仇。 公主将孤儿托付给程婴,然后自缢身亡。屠岸贾派将军韩爵守在王妃府门外,不让人带走孤儿。程婴将孤儿藏在药箱中,被韩爵发现。但韩爵不忍心杀他,最终选择了自杀。 屠岸贾得知赵家孤儿被救出后,下令将孤儿交出来,否则凡六个月以下的婴儿一律杀掉。程婴和公孙杵臼商量,决定让程婴的儿子假扮赵家孤儿,以换取孤儿的安全。最后,程婴假扮赵家孤儿,公孙杵臼假扮孤儿。 程婴向屠岸贾报告了公孙杵臼藏匿赵氏孤儿的事情。屠岸贾对公孙杵臼施以酷刑,并让程婴参与审讯。士兵们搜查了公孙家,找到了伪装的孤儿并将其处死。公孙杵臼也选择了自杀。赵氏孤儿被冒充成程婴的儿子,名叫程伯,被屠岸贾收为义子,因此又被称为屠岸贾。 赵孤儿成年后得知其真实身份,悲愤难过,决心要为程婴、公孙杵臼向屠岸贾报仇。赵孤儿将自己家族的悲惨遭遇告诉了晋国公。大臣魏疆下令诛杀屠岸贾一族,赵孤儿恢复赵姓,改名为赵武。 《赵氏孤儿》作为中国戏剧的先驱,是最早传入欧洲的戏剧,被翻译、改编成各种版本,其故事流传开来,逐渐被国际观众所熟知。这个版本的故事,成为了我们心中赵氏孤儿的典型印象。此后,这个故事不断被改编成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作品,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深入人心。这部作品的人物塑造,实在让人眼前一亮。故事中,一群正面人物被赋予了不畏强权、敢于为正义而战,甚至愿意用生命捍卫信仰的高尚品质。他们的性格特征在情节的发展和尖锐矛盾的冲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真实感人的情感共鸣。这些正面人物在面对屠岸贾等邪恶势力的压迫和威胁时,表现出了坚定不移的正义立场和无所畏惧的品格。 但根据《左传》的记载,赵朔的妻子庄姬在赵朔死后,与他的叔父赵英奇有不正当的关系,导致赵英奇被赵朔的兄弟赵同、赵括流放到齐国。公元前583年,赵庄姬、栾氏栾书、奚氏奚齐等人向晋景公诬告赵氏赵同、赵括谋反,晋国于是攻打赵国,赵同、赵括被杀。先前得到赵朔恩惠的韩爵,就劝晋景公(就是掉厕所淹死的那个),说赵帅、赵盾都需要一个继承人,于是晋国就把赵家的土地还给赵朔的儿子赵武做继承人。 赵武是赵家的合法继承人,韩厥也认为赵武有能力维持赵家的传承,重振赵家的辉煌。这个版本应该比较符合事实。考虑到赵国后来分晋为诸侯国,难免会掩盖“夏公之变”的真正原因。因此,在春秋文风的影响下,屠岸贾陷害忠良的故事被虚构化了。然而,在戏剧的影响下,这个故事忽视了真实的历史。 晋景公或许感受到了赵家势力日渐扩大的威胁,尤其是赵盾的几个儿子身居要职,赵家在晋朝廷中与其他贵族处于政治对立,这进一步加剧了局势,使得晋景公想要消灭赵家的势力。晋景公迅速清洗了赵家,赵家原有的势力被彻底铲除,只留下一个孤儿。历史上,曲沃取代懿等类似的先例,都让晋景公对赵家心生警惕。赵家虽然不是晋朝廷的王室,但作为国君,晋景公或许不得不采取措施削弱赵家的势力。 赵家在晋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显赫的家族,从赵帅到赵朔,都为晋国的崛起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赵帅作为五贤之一,在晋国建立之初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赵盾等人也在晋国政坛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赵家虽然一代代的功业卓著,却在晋景公时代遭遇了灭亡之灾。赵家的灭亡不仅仅是赵朔去世的结果,更是赵家势力整体的弱化。这件事情必将引起人们的深切关注和疑虑,因为赵家从晋国建立以来,就是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晋景公曾经归还赵家土地以安抚国家,但这次归还或许只是表面功夫,只是为了止住流言蜚语,赵家原有的势力和声誉并没有恢复,毕竟赵家的统治地位和影响力已经遭到严重损害,很难恢复往日的辉煌。 6.赵武复辟赵家 晋景公统治时期,原来的六大贵族扩充为八大贵族,包括韩爵在内的人都对赵武充满了敬佩和期待,尤其是韩爵对他抱有极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延续赵家祖先的丰功伟绩。赵家一旦被灭门,最大的受益者便是三希家族,该家族在八大贵族中占有三席。公元前574年,晋厉公灭掉三希家族,一年后栾述刺杀厉公,立其为道公。道公是一位果断的君主,他迅速废黜了栾述,晋升韩爵为正卿。在这之后,道公广举功臣,赵武的机会终于来了。在道公的尊重下,赵武被晋升为卿。虽然他在八大贵族中排行最后,但这次晋升标志着他从大夫变成了卿。 赵武在晋道公复霸过程中,曾献策献策,为晋道公的重新崛起做出了贡献。公元前560年,晋国两大宰相智武子、智公子相继去世,韩启便极力推荐赵武统领上军,晋道公便提拔赵武为新军统帅,连升四级,成为上军大将,韩启也只是他的副手。 赵武年仅三十多岁,已是八侯之一,前途一片光明。然而,正准备攻打齐国的晋悼公却突然去世。晋悼公的突然去世,标志着晋王室鼎盛时期的结束。继任君主难以掌控六侯的统治,这也标志着赵武政治生涯的重大转折。随后,中行献子去世,赵武出任中军将军,管理朝政,中军辅政主要负责外交事务。赵武为维护中原联盟的稳定和镇压荆楚地区的势力而不懈努力。公元前548年,下军辅政范宣子和程政相继去世,赵武接替范齐出任中军将军。这期间,距离赵盾去世已过去了半个世纪,距离“夏公之灾”也过去了35年。 这一时期,赵武一直致力于稳定国内局势,维护自己在中原的影响力,并不断应对外部势力的挑战。他使赵家恢复了赵帅、赵盾父子时代的辉煌。此后,赵氏后裔继续在晋朝担任宰相、中军将领。也为晋国三家的分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公元前453年的晋阳之战,韩、赵、魏三国联手成功消灭了智氏。公元前434年,晋哀公死后,韩、赵、魏三国瓜分了晋国剩余的领土,只留下了江、曲沃两地归晋幽公。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封卫嗣、赵姬、韩乾为诸侯国,与晋公平级。这意味着,经过赵氏几代人的努力,赵氏成功地从藩侯晋升为藩侯国,进入了战国政治舞台,大显身手。 赵家的兴衰,镌刻在晋国历史的篇章中。赵家从先祖随晋文公流亡开始,一路走红,扮演重要角色,为晋国繁荣做出了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家面临内忧外患,政治斗争和权力斗争暗流涌动。虽然赵家经历了屠岸贾陷害、赵盾流放、赵武复辟,但这段历史故事最终还是以战乱收场。晋国六大贵族争斗不休,政权更迭,赵家最终陷入困境。赵家辉煌的历史,作为晋国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晋景公时代,彻底走向衰亡。 赵家的最终结局或许没有被完整地记录在历史中,但他们留下的故事却成为晋国政治斗争和家族兴衰的典型。这段丰富多彩的历史见证了这个家族的辉煌与奋斗,在春秋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展现了他们的坚韧与智慧。赵家的命运或许正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逝,但他们留下的故事却依然在人们心中闪耀,并将被永远铭记。 快速报名 学生姓名 意向学校 意向专业 联系方式 请输入正确的电话号码 或许你还想看: 古人为何把史书称为汗青?原来与书写材料有关 元杂剧四大悲剧 晋国内战、公族剿杀与晋文公的霸业之路 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归纳与解法 点赞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专业及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信息展示,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看 上一篇 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归纳与解法 下一篇 古人为何把史书称为汗青?原来与书写材料有关 大家都在看 古人为何把史书称为汗青?原来与书写材料有关 古人把勇士武士称为什么,请问古人为什么把史书称为汗青? 古人为什么把史书称为汗青古代史书称为“汗青”的原因:南宋文天祥曾有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艺考资讯 2024-06-04 元杂剧四大悲剧 晋国内战、公族剿杀与晋文公的霸业之路 元杂剧四大悲剧1.背景自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曲沃城(今山西闻喜)予其叔成师(即曲沃桓叔),随后持续了近70年的晋国内战。在这段时间里,小宗家取代了大宗家,最 艺考资讯 2024-06-04 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归纳与解法 注:此文是网友来信相问所做,发在网上供需要者使用。另,电脑上表示数学公式不方便,特请注意。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用通常的演绎思维是作不出来的,用 艺考资讯 2024-06-04 上海大学艺术设计环艺方向考研经验分享:初试第三复试第一 一、自我介绍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2023届上海大学艺术设计环艺方向全日制的栗子学姐,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分享自己的考研经验。首先介绍一 艺考资讯 2024-06-04 名人字画收藏:当代实力画家作品成投资新宠,价值稳定风险低 我们时常能听到新闻说哪位画家的字画作品拍出了亿元天价,也能看到中央电视台经常会有人拿着自己的收藏去鉴定,这就足以说明如今的名人字画收藏确实是前景可观的,其实名人 艺考资讯 2024-06-04 影视作品中的杀青一词竟与古代制竹筒有关? 汗青指什么杀青的意思是什么 艺考资讯 2024-06-04 音乐剧赵氏孤儿:金色少年的旁白与帮帮唱,串起历史的篇章 那个身穿金色大氅、站在一抔土丘上的少年,在音乐剧《赵氏孤儿》上半场,随着剧情的推进,会插上几句旁白或一段“帮帮唱“。 艺考资讯 2024-06-04 元宵手抄报制作指南:深入了解元宵节日内涵与传统风俗 元宵节是传统节日中最平民化的一个。利用元宵手抄报的制作,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元宵的节日内涵和传统风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元宵手抄报内容,希望大家能喜欢! 艺考资讯 2024-06-04 中秋节和教师节同一天本世纪仅有三次,实属罕见 中秋节和教师节即将来临,巧合的是,两节同时出现在9月10日这一天。天文科普专家表示,这两个节日出现在同一天,这种“巧合”本世纪仅有三次,实属罕见 艺考资讯 2024-06-04 陈振桂教授 100 本著作与四大名著的故事 【四大名著】 又称四大小说,即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艺考资讯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