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网
全国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西辞,烟花三月下扬州

chanong
2024-05-09 15:00:44
编辑说
作品简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作品简介 《黄鹤楼送孟浩然往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篇之一。 这是一首告别诗,融合了离别之情和风景。 第一句点明了告别地点:著名的黄鹤楼; 第二句描写告别的时间和目的地:“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风景秀丽的“扬州”; 第三、四句写送别情景:看孤帆。 已经走远了; 只留下一江泉水。 诗以绚烂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长江为背景。 它竭尽全力地夸张,描绘出一幅意境宽广、情感绵绵、色彩鲜艳、风格温婉的诗人告别画。 这首诗虽是送别诗,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感深沉而不停滞,意蕴永恒而不伤感,言辞优美而不肤浅,韵律深远而不空洞。

作品原文

黄鹤楼派孟浩然到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离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降。

远处孤帆的影子在蓝天中消失了,只能看到长江在天空中流淌。

作品注释

⑴黄鹤楼:中国著名古迹。 其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黄虎矶。 属于长江下游。 相传三国时期费祎在此升仙,骑黄鹤,故名黄鹤楼。 。 原建筑已毁,现存建筑于1985年重修。 孟浩然:李白的好友。 其中:去,到达。 广陵:扬州。

⑵老朋友: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他比李白年长,在诗坛享有很高的声誉。 李白对他十分仰慕,感情深厚,称他为“老朋友”。 慈:再见。

⑶烟火:形容柳絮如烟、花如锦的春色,指春天的景色绚烂。 下:顺流而下。

⑷蓝天结束:消失在蓝天中。 终:结束,消失。 蓝天:一部作品是《蓝山》。

⑸ 只见:只见。 天极流:流向天边。 天极:天边,天边的尽头。

作品翻译

朋友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 他要在阳光明媚的三月去扬州。

帆影渐渐消失在蓝天之中,只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腾。

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是李白游蜀时所写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广交朋友的诗人。 他“一生爱游历名山”,一生都在漂泊、漂泊中度过。 他的足迹遍布中原大地,留下了许多歌颂自然之美、歌颂友谊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渡归来,到达湖北安陆。 他二十七岁了。 他在安陆生活了十年,但更多的是以诗酒会友,并游历国外。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安陆迷失了自己十年”。 李白在安陆的时候,认识了比他大十二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非常欣赏李白,两人很快就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要求到江夏(今江苏省武昌区)与孟浩然见面。武汉市)。 几天后,孟浩然向东航行,李白亲自送他到江边。 告别时,我写下了这首《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

作品欣赏

这首告别诗有其特殊的情感基调。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甫上蜀川》中青春的告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歌》中深情体贴的告别。 这首诗表达了诗意的告别。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优雅诗人的告别,因为这次离别与盛世、盛时、繁华地区有关,而幸福的分手也承载着诗人李白的情怀。 思念,让这离别变得格外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恋情发生在他从四川出来不久之后。 当他年轻快乐的时候,他眼中的世界几乎就像金子一样美丽。 比李白年长十多岁的孟浩然,早已以诗歌闻名于世。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间,自由自在,逍遥自在,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公子,其爱天下皆知”。佳人弃冠,白头卧松云。” 这。 这次离开,正是开元盛世,太平盛世。 时节正是三月,烟花最盛,春天最盛。 从黄鹤楼沿长江而下,一路鲜花盛开。 李白就是这样一个浪漫的人,热爱旅行,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一种很浓的随想和抒情的气氛中进行的。 李白心里并没有感到悲伤和不快。 相反,他觉得孟浩然此行很开心。 他向往扬州地区,向往孟浩然,所以在告别时,他的心也跟着飞扬,胸中有无尽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在美丽的风景中告别朋友,心里真是一种特别的感觉。 风景令人赏心悦目,离别却令人伤感。 景映情感,含蓄深邃,犹如弦外之音,达到令人心驰神往、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 这句话不仅是为了突出主题,还因为黄鹤楼是世界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闲逛、聚会的地方。 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会带出各种与这里有关的诗意生活内容。 黄鹤楼本身就是传说中神仙飞上天空的地方。 这与李白脑海中联想到孟浩然广陵之行的愉快经历,增添了愉快而任性的气氛。

“烟花三月扬州”,在“三月”中加上“烟花”二字,让告别环境中的诗意气氛更加浓郁。 烟花指的是烟雾缭绕、花朵绽放。 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土地、一朵花,而是一片看不透的春雾茫茫。 三月正是烟花爆竹的时节,开元时期繁华的长江下游也是烟花爆竹之乡。 《烟火三月》不仅再现了暮春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更透露出时代气息。 这句话意境优美,文笔优美。 清朝孙朱赞其为“千古佳句”。 李白想去扬州的愿望是无法言喻的。

“孤帆影远在蓝天,唯见长江在天上流淌”。 诗的最后两句看似是在描写风景,但对风景的描写却蕴藏着诗意的细节。 “孤帆已远,影已远去蓝天”。 李白不断地送朋友上船。 船已经远了,他却还在看着帆远走江边。 李白看着那片帆影,直到看到那片帆影渐渐模糊,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可见他看了很久。 帆影已经消失,但李白依然热切地凝望着,这时他发现江中的泉水浩浩荡荡地流向远处水天交接的地方。

“只见长江流过天”是眼前的一幕景象,而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述。 李白对朋友的深情,李白的思念,都体现在这充满诗意和向往的目光中。 诗人的心跳时起时落,犹如一江春水滚滚东流。 总之,这是两位优雅奔放的诗人之间极具诗意的告别。 对于李白来说,也是一次带着思念之情的告别。 诗人用春三月的绚烂景色来形容长江上泛舟的情景。 广阔的画面将观看孤帆远影的细节表现得极为生动。

工作点评

陆游《入川》卷五:8月28日游览黄鹤楼旧址,太白登楼送孟浩然诗一首:“孤帆映远方青山,唯有可以看到长江在天上流淌。” 遮盖的帆反射着天空。 远处的山特别雄伟,除非沿着河走久了才知道。

《唐诗正声》:严公(张说)的《送梁流》,最后一句直接抒发情感,无法与青莲的诗相媲美。

《唐诗绝句选》:最后两句描写离别时绝望的情景,情感在其中。

《直读唐诗》:更何况人,精彩,精彩。

《唐诗释义》:“黄鹤”标志着告别的地方,“扬州”是他所去的故乡,“烟花”纪念告别的场景,“三月”纪念告别的时刻。 当帆影消失,视野就到了极限; 河水长,思绪无边。 那种绝望的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唐诗十集汇编》:唐韵:说“古凡”就是说人。

《唐诗选》:陈继儒说:送别诗的始祖有一种绵长而模糊的感情,可想象却无法描述。

《唐诗选》:不见帆黄鹤楼翻译,只见长江,告别之情溢于言表。

《新订唐诗集》:“烟花三月”四个大字插得轻盈委婉; “三月”的时间,也是“烟花”的场景。 第三句只写了“词”字和“下”字。

《二安说唐诗》:里面有神理。 诗中用词必须直白,意思必须生动。 棋盘无法移动,生命无法把握。

《唐诗宋词》:词近情远,有“手挥五弦看飞龙”的美妙感觉。

《网师园唐诗笔记》:词近而情远(后两句底)。

《唐诗选及直释》:前两句说明标题,最后一句描述情景,告别之意已然表达。 孤帆远影,用目光送走; 长江天边,用心送去。 极淡极深,极淡极浓,真仙笔。

《唐万绝句选评》:不必发苦言,这些话就像风中吹拂的朝阳。

《唐诗三百首》:陈万钧加注:千古佳句(“烟花三月”句下方)。

《诗略续》:当我们彼此告别时,都有南浦销魂的感觉。 太白和向阳都是同代才子,又是挚友,用无尽的纸条送行也算妥当。 这首诗的前两句只讲从武昌到扬州的旅行。 后两句描写送别,说孤帆终日,江水流不尽。 里面只有十四个字,似乎并没有什么深意。 这首诗是在告别之后写的。 去襄阳的时候,河水距离很远。 太白来到河边告别。 我直视着,直到帆的影子消失在天空中。 只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淌,直达无边无际的天空。 我仍然绝望地看着它。 船帆的影子消失了,但我的心却无法离开。 全部。 十四个字中,正夫深情,这就是曹子健所说的“望苦如深的爱情”。

《唐诗绝句精髓》:善于写情感的人,不必抒发感情,但如果写出异时所感的情景,就能使吟诵其诗的人有同样的感觉。

关于作者

李白(701—762),又名太白,又名青莲居士。 他是继屈原之后最独特、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他的诗以抒情为主,表现了他蔑视权贵的傲慢精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并善于描写自然风光,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浑奔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节奏和谐多变。 它善于从民间文学艺术、神话传说中吸收养分和素材,形成其独特的瑰丽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顶峰。 现存诗文千余首,其中《李太白集》三十卷。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专业及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信息展示,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看

王冕读书十岁时母亲因现实原因无法再继续供他读书

王冕读书十岁时母亲因现实原因无法再继续供他读书

王冕是儒林外史第一回中出现的人物,关于王冕的人物形象分析是怎样的呢?小编来给大家分享!
2024-05-0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西辞,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西辞,烟花三月下扬州

作品简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2024-05-09
(每日一题)意境赏析——古典诗歌中的思亲怀友

(每日一题)意境赏析——古典诗歌中的思亲怀友

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
2024-05-09
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你知道几条?!

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你知道几条?!

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哪些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初中历史大家应该都学过,中英南京条约的意义深远,它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
2024-05-09
首页>全唐诗>黄鹤楼hèlóuh

首页>全唐诗>黄鹤楼hèlóuh

黄鹤楼翻译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岸映西山(一作「州」)城半山,烟生南...
2024-05-09
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破釜沉舟的意思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下面,讲一个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
2024-05-09
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鼓声和失群孤雁声

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鼓声和失群孤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作品《月夜忆舍弟》。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2024-05-09
中秋节月饼的来历,你知道几个?

中秋节月饼的来历,你知道几个?

中秋节吃月饼的寓意.docx,中秋节吃月饼的寓意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2024-05-09
(知识点)三角函数在研究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形状的性质

(知识点)三角函数在研究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形状的性质

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sin(A)=a/c,余弦等于邻边比斜边;cos(A)=b/c,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tan(A)=a/b
2024-05-09
(每日一题)破釜沉舟,表示彻底放弃退路的决心

(每日一题)破釜沉舟,表示彻底放弃退路的决心

破釜沉舟的解释,破釜沉舟什么意思,破釜沉舟的含义,破釜沉舟的意思是什么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