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网
全国站

项羽东城之战:奇正变化的军事典范,为何在战史研究中被忽视?

chanong
2024-05-30 08:02:30
编辑说
话说项羽在垓下突围时仅八百余骑跟从,因为长途跋涉、马力等原因渡过淮河时只有百余骑能跟上。

据说项羽突围垓下时,随行的骑兵只有八百人,由于路途遥远,马力不足,渡淮河时,只有一百骑兵跟得上。到达阴陵(故城在今安徽定远西北)时,他走错了路,最后在东城(故城在今安徽定远东南)被汉将关羽统领的追兵追上。在这里,项羽将演绎他人生中最后的辉煌篇章。如果你只读《范李滕关列传》,不读《项羽本纪》,那么关羽的威名确实不小,“追项羽至东城,大败之,五兵合杀项羽”。事实上,关羽的追兵有五千人,项羽只剩下最后二十八名骑兵。 不仅如此,项羽还指挥这二十八名骑兵击溃了灌婴的追兵,斩杀了他的部下,并再次突围,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了他最后的遗志。

东城之战其实是一个传说,是中国古代运用奇偶理论的一个经典范例,在战争史研究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或许是因为知识的匮乏,我还没有读到相关的研究文章。下面这段话是我尝试用奇偶理论来推断这场战役的进程。

当项羽被追兵追上时项羽在哪里自杀,身为老将的他,并不需要多想,如果继续奔跑,几十人肯定跑不过几千人,所以必须先占据有利地形。所谓对骑兵有利地形,就是视野开阔的制高点。《江表传》说项羽占据的高地,就是当地的九头山,一日九战,故名;又称四奎山,《汉书》有记载:“于是率领骑兵,围着四座破败山峰,围成一个圆圈,面朝外。” (如今该山海拔81米,面积约0.5平方公里。据《中国古今地名词典》载:“四奎山,在安徽省和县北七十里,与江苏省江浦县接壤。项羽二十八名骑兵在山上列阵,大败汉军。今石上留有马迹。”)

至于占领制高点的意义,其实很好理解,除了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之外,还可以破坏汉军主将关颖对部队的指挥和控制,削弱汉军各部队之间的协同能力。高地不仅需要对方从上方进攻进行防御,而且汉军各部队之间的通讯也会受到阻碍,彼此的视线和视角都会被山体遮挡。这样一来,关颖在选择指挥位置时,首先就会遇到困难,无论选择在哪里指挥,相当一部分部队都看不到指挥旗,只能依靠金鼓来指挥,战场上声音也很容易受到干扰。

而另一方面,被项羽包围的汉军部队,却只能看到自己左右两翼的情况,因为隔着一座山,根本摸不清对角线另一边友军的情况。这样一来,汉军部队之间的衔接处,尤其是统帅关婴看不到的地方的保护,只能靠汉军部队自觉自发地协同作战,这是极其困难的,也是每一个带兵将领的梦想。显然,关婴的部队不可能有这样的本事,不然就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关婴早就成为战神了。如果项羽在一片开阔的平原上被汉军追击包围,就算他有通天之能,也不可能突围。所以,占领九头山这个高地,在布阵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包围项羽的汉军本应是八阵,但关羽所在的中央方阵却被项羽占据,占据这个中央位置,可以调动对方兵力,为自己打开缺口。

就在项羽观望汉军阵势的时候,汉军追兵已经将项羽和二十八将士团团围住,围墙有好几层高。看上去项羽纵使本事再大,也脱不了身,可以说英雄已经走到了尽头。其实不然,英雄总能创造奇迹。

项羽对二十八名骑兵说:“我起兵八年了,打了七十多场仗,所遇之敌无不胜,所攻之敌无不克,从来没有被打败过,终于称霸了天下。现在我被困在这里,这是天意,不是战争的错。今天我决意赴死,愿意为你们速战速决,一定打赢三场仗,为你们解围,杀掉将领,砍掉旌旗。那时你们就会知道,这是天意,不是战争的错。”

这是否是吹牛,立刻就能看出来。先看项羽的部署,是这样的:二十八骑兵分四个方向,迎战包围的汉军。每个方向不占二十八骑兵的四分之一,七个骑兵。形似环阵,四位领头(五骑为一领头,十骑为一吏,一百骑为一领头,二百骑为一将,《六策·犬策·均兵》)占据四个位置,也就是两边各有五名骑兵;而五个阵中又隐藏着八个阵法。项羽率领八名骑兵按照九军八阵占据中央阵法。最后项羽规定九头山东面由北向南三处为第一集结点,往东数里为第二集结点。

山下观望项羽布阵的汉军以为项羽在围成一圈防守,会在这里做最后的殊死搏斗。然而项羽的用兵之道,非常人所能及。就在汉军对着项羽的阵法布阵之时,项羽立刻抓住机会,在对方的布阵动员还未完全恢复之前,突然展开了围阵,让四个方向的骑兵四面八方冲下去,自己则率领八个骑兵,列成锐利的阵型,朝着西边白虎的方向,突然越过那个方向的骑兵,大喝一声,直奔汉军而去。在那个时代,没人敢和项羽的锐气正面对抗。再加上项羽从高地冲下去,正所谓指挥若定,势不可挡。一个汉将就地被屠戮,其余汉军溃不成军。随后项羽调转马头,向东而去。 这一方向的汉军正跟着项羽的步伐往西冲,以保围城完整。领头的是马大夫杨希,项羽自杀后,他抢到了项羽一块尸骨,因此被封为赤泉侯。不过他真是个龌龊的小人,打仗逃得比谁都快,抢到战利品也比谁都快,这就叫“两头突出”。他实在没有想到,刚刚西冲的项羽又朝自己冲过来。看到项羽怒发冲冠,杨希吓得勒马逃出数里。官吏都跑了,士兵们也没道理不跟上,一个缺口就出现了。项羽身后的四个骑兵分开一圈,分别冲锋,然后穿插起来。两个合为一里,就是一圈分成四个小队,四个小队合为两里。 连同项羽率领的一李军(少了一匹马)一起,纷纷调转方向,向山东方向奔去。

这时项羽的二十八个骑兵分成三队,各驻三处。经过先前的冲锋,汉军一片混乱,谁也搞不清楚项羽究竟在什么地方。于是中央军灌婴挥舞旗帜,指挥汉军分成三队,再次分三处包围楚军。这是项羽分兵三路的巧妙运用。楚军三路趁汉军聚集之机,再次集结,再次发起进攻。项羽一举斩杀汉军一名都尉,突围而出,再次集结。整个战斗,汉军阵亡百余人,而楚军骑兵仅死亡两名。

最后我们再看看项羽是怎么做到的。他先是排成圆形阵型,迷惑汉军,等汉军以为他要防守的时候,他突然用中央方阵,以锐利的阵型进攻;然后他用“西鸣东击”的战术,突破了汉军的包围圈。不过,他此时是跑不了的,虽然他突破了,但是汉军阵型还没有乱,他可以立刻组织追击。于是他把兵力分散到三处,诱使汉军分兵围攻,然后利用自己人数少可以灵活变换阵型而汉军人数多,无法像他一样迅速集结调动的时间差,趁着汉军分兵调动的时候再次进攻,再次突围。这次突围之后,汉军要想追击,就必须重新集结,然后再调动兵力追击,否则就会马撞马,人挤人。 这次和第一次突围不同,他们争取到了时间,可以直接逃跑。

秦汉时期项羽之所以能百战百胜、天下无敌,是有原因的。这一战让我们一窥他用兵之道。但他却单纯地相信武力,所以司马迁说:他想以武力征服天下,结果五年亡国,死于东城。他依然不醒悟,不自责,这是不对的。他引用“是天杀了我,不是用兵之过”,岂不荒唐!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专业及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信息展示,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看

2022 年安徽安庆中考成绩 6 月 30 日公布,7 月 5 日起填报志愿

2022 年安徽安庆中考成绩 6 月 30 日公布,7 月 5 日起填报志愿

2022年安徽安庆中考成绩查询时间及查分入口【预计6月30日】 【#中考# #2022年安徽安庆中考成绩查询时间及查分入口【预计6月30日】#】®无忧考网从安庆教育局和教育招生考试
2024-05-30
项羽东城之战:奇正变化的军事典范,为何在战史研究中被忽视?

项羽东城之战:奇正变化的军事典范,为何在战史研究中被忽视?

话说项羽在垓下突围时仅八百余骑跟从,因为长途跋涉、马力等原因渡过淮河时只有百余骑能跟上。
2024-05-30
朋友圈定律:经营好自己的社交圈,让生活更舒适

朋友圈定律:经营好自己的社交圈,让生活更舒适

意思是人类的智力水平,所能支撑的社交网络人数上限是148,约等于150人。因为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所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维持在150人的稳定社
2024-05-30
孔子名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名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名句的诞生子曰:“不患1人之不己知2,患其不能也”。名句的故事“不己知”其实就是“不知己”,“不患人之不己知”就是不愁他人不知道自
2024-05-30
长津湖之战主题党课 PPT:英雄浩气长存,爱国主义永传

长津湖之战主题党课 PPT:英雄浩气长存,爱国主义永传

主题党课ppt:长津湖之水门桥 发扬长津湖战役精神ppt党课课件,属于电影赏析系列,长津湖之战,中国军队打出了自己的威风、血性和精气神,让世界看到中国是一股“不可辱”的力量。
2024-05-30
随遇而安的真正含义:知足常乐,在行善和救命中获得如来智慧

随遇而安的真正含义:知足常乐,在行善和救命中获得如来智慧

大家好,小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随遇而安 什么意思,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啊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2、人生都是
2024-05-30
2024 年苏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政策、体育考试评分标准及项目规则,2023 年六区高中段招生第二批次录取结果公布

2024 年苏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政策、体育考试评分标准及项目规则,2023 年六区高中段招生第二批次录取结果公布

苏州本地宝苏州教育频道提供2023苏州吴中区中考成绩查询入口有关的信息,苏州市中考暂未开始,整理了中考成绩查询入口,吴中区考生和家长可通过以下几个入口查询!
2024-05-30
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约生于金末。钟嗣成著贾仲明天一阁钞本《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2024-05-30
嘉绒藏语中的诉说倾诉,用文字留住人生痕迹

嘉绒藏语中的诉说倾诉,用文字留住人生痕迹

Semzuo 在嘉绒藏语里这个词汇是“诉说”“倾诉”的意思,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通过文字自己人生留下一些痕迹,等到老了可以记得很多曾经发生过的事
2024-05-30
呼兰河传中的火烧云:生命意识与色彩美感的交融

呼兰河传中的火烧云:生命意识与色彩美感的交融

行走在奇特的时空中 —— 解读萧红的《火烧云》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