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网
全国站

中国二十大国粹之易经与道德经:华夏智慧的结晶

chanong
2024-06-11 03:00:56
编辑说
国粹指的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国,国粹指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今天小编带您一起盘点中国二十大国粹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回顾一下中国的二十大国粹,作为中国人,你知道其中的多少呢?

1.《易经》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最博大精深的经典,是中华五千年智慧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百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是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先秦各家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中国古代哲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中国哲学的源头。

2.老子的《道德经》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撰写了《道德经》,又称《道德经》、《老子》,全书共81章。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他的哲学思想和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仅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

3. 传统中医

中医药即中国的传统医药,一般是指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药,因此中医药又称汉医药。

“中医药”包括“中药学”,我国自古就有“神农尝百草而生药”的传说,所以中医药起源于7000年前的神农时代,中医药的鼻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高祖神农。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来源是《黄帝内经》,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

4. 中式服装(汉服或中式服饰)

中华服饰,又称华夏服饰,亦称“汉服”。

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其起源可追溯至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延续到明代。几千年来,中国人(汉族)服饰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这一时期汉族所穿的服饰被称为汉服。

汉服是非常美丽的服饰,最能体现汉民族典雅、婀娜、高贵、美丽、端庄的气质。

5.丝绸(桑树种植、蚕桑养殖、缫丝、丝织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绸(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而对丝绸(养蚕、缫丝、织绸)的发明做出这一伟大贡献的发明者,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高祖黄帝的妻子嫘祖。

嫘祖被誉为“人类女始祖”,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被后世尊为“第一蚕”,闻名中外。

西方国家最早通过丝绸认识中国,中国因此被称为“赛里斯”,意为丝绸之国。嫘祖发明的种桑、养蚕、缫丝、织丝技术堪称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前的“中国第一发明”。

6.茶叶种植、栽培、加工及生产技术,饮茶与茶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的祖国。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饮茶、种茶、制茶均起源于我国。中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以茶解之。”这说明在7000年前的神农时代,我国已发现茶,知道茶具有神奇的药用功效。

所以说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神农,是中国茶的鼻祖,神农不但是中国茶的鼻祖,也是世界茶的鼻祖,茶是最天然、最健康的饮品,也是最有文化内涵的饮品。

茶具有健康、自然、文化、文明、时尚的非凡魅力,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7. 瓷器制作工艺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举世闻名的中国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发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中国发明的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中国被称为“瓷器之国”,中国制作的精美瓷器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被誉为“瓷器之国”。

中国的制瓷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也赢得了“世界瓷国”的光荣称号。

8. 中国画(国画)

中国画是汉族的传统绘画形式。中国画是用毛笔蘸水、墨和颜料在丝绸或纸张上创作的。这种画称为“中国画”,简称“中国画”。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其工具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丝绸等,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其精神内核是“笔墨”。

9.书法

汉字的起源历史非常悠久,大约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文字就出现了。相传黄帝命大臣仓颉造字,仓颉发明了文字。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也是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世尊为文字之祖。

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为中华文明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汉字开始以图画记录事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今天的文字。因为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用毛笔写字,书法就诞生了。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

10.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孔子时代就已流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据《史记》记载,古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关于古琴的创始人,历来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琴”等多种说法,可见古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11. 围棋

围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围棋是由中国“五帝”之一的尧所发明的,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围棋最初被称为“棋”或“棋”,后来有人根据对弈时黑方和白方总是互相攻击、包围,把下棋称为“围棋”,“围棋”就这样固定为一个专用名词。

围棋是中国古代“四艺”(琴棋书画)之一,其中“琴棋书画”中的“棋”即指围棋。

12. 文房四宝

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一般是指笔、墨、纸、砚四种用具。书房是学习的场所,这四种基本用具是文人书房中必不可少的四件宝物,人们通常称之为“文房四宝”。

在“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最著名、最好、品质最好的是: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因此,“文房四宝”一词也可以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中国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人民的创造,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和保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3.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也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发源于中国东汉,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与中国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国沃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创始人是张道陵,本名张陵。张道陵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第八代孙。张道陵创立了道教宗派之一的“正一道”(又称“天师道”)。因此,张道陵也被尊称为“张天师”,其后代也被称为“张天师”。

道教视道家创始人老子为祖师,尊称其为“太上老君”,以老子的《道德经》作为道教的理论指导思想。

14. 中国建筑、中国园林、客家民居

中国建筑,即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悠久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如南方的吊脚楼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房建筑、北方的庭院建筑等等。与西方古代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汉式建筑)是一个独立的制度体系。

中国园林,即我国的园林艺术,从殷周时期园林出现算起,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客家民居是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客家民居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汉族民居一样,也具有群居的特点,城堡式建筑是其一大特色。

15.武术、太极拳和气功

武术,又称国术、武术,是汉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项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和阴阳辩证理念为基础,融合养性、强身健体、武术对抗等多种功能,融合易经中的阴阳五行变化、中医经络理论以及古代引路技击、呼吸技法,形成内外兼修、柔、慢、轻、刚柔并济的一门传统汉族拳法。

气功是中国传统的养生、养生、防病方法,是以调整呼吸、形体、意识(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开发潜能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16. 昆曲

昆剧,又称昆曲,原名“昆山剧”或简称“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和流派,发源于江苏昆山。昆剧诞生于元代末期,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的瑰宝。

昆剧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又有“戏曲之母”之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17.中国烹饪(中华料理)、中国节日饮食文化、筷子

中国菜(中国食品):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种菜肴的总称。八大菜系:粤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川菜、闽菜、鲁菜。

中国节日饮食文化: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

18.针灸

针灸:针刺与艾灸相结合。

针刺是将针插入患者体内一定的穴位,利用捻转、提拉等针刺手法治疗疾病;艾灸是将燃烧的艾条灼烧一定穴位的皮肤,利用热刺激治疗疾病。

针灸学由“针”和“灸”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刺技术及相关器械等。在形成、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是立足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的宝贵遗产。

针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是中国独特的治疗疾病的方法。

19. 对联、灯谜、换酒溪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行的一种游戏,农历三月净身仪式结束后,人们坐在河两岸,将酒杯放在上游,酒杯顺流而下,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即兴吟诗一首,并举杯饮酒。

曲水流觞这项游戏历史悠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写下千古流传、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就记录了浙江绍兴兰亭进行曲水流觞的过程。

20.中国结、剪纸、刺绣、黎锦(黎族锦缎)

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剪纸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民间艺术,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剪纸是中国艺术的瑰宝。剪纸艺术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至今仍熠熠生辉。

刺绣:刺绣是刺绣在织物上的各种装饰图案的统称。刺绣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艺术,在中国至少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黎锦(黎族锦缎):黎锦又称“黎锦”,是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黎锦(黎族锦缎)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如果你喜欢《一杯酒》这篇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欢迎推荐给你的好朋友。历史、国学、风土人情等你来探索!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专业及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信息展示,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看

语法书强调引导同位语从句的 that 一般不省略,果真如此吗?

语法书强调引导同位语从句的 that 一般不省略,果真如此吗?

同位语从句省略that及其他刘永科 【话题的由来】语法书强调,引导同位语从句的 that 一般不省略。果真如此吗?
2024-06-11
中国二十大国粹之易经与道德经:华夏智慧的结晶

中国二十大国粹之易经与道德经:华夏智慧的结晶

国粹指的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国,国粹指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今天小编带您一起盘点中国二十大国粹
2024-06-1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越物质与自我,寻找真正的满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越物质与自我,寻找真正的满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人类生活在一个多彩而繁杂的世界中,我们面对各种物质与情感的体验。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某个具体的物质而感到高兴,比如一份礼物、一件漂亮的衣服或一台新手机。
2024-06-11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语法与文章并重,养成好习惯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语法与文章并重,养成好习惯

英语学习是非常漫长的过程,各位同学在平常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养成好的学习方式以及好的学习习惯。以下4点英语学习的方法供各位同学参考使用。1
2024-06-11
深入解析宾语从句与动词同位语从句的关系

深入解析宾语从句与动词同位语从句的关系

宾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有什么不同1、定义不同宾语从句是在主从复合句中充当宾语,位于及物动词、介词或复合谓语之后的从句。同位语从句是在复合句中充当同位语的从句。
2024-06-1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的智慧与教诲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的智慧与教诲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024-06-11
2022 年万圣节具体时间、起源及相关传说,你知道吗?

2022 年万圣节具体时间、起源及相关传说,你知道吗?

2022万圣节具体时间:2022年11月1日,星期二,农历十月初八。万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而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在中文里
2024-06-11
同位语的定义、特点及使用方法详解

同位语的定义、特点及使用方法详解

(一)同位语 一个名词(或其它形式)对另一个名词或代词进行解释或补充说明,这个名词(或其它形式)就是同位语。同位语与被它限定的词的格式要一致,并常常紧挨在一起。 同位成分实际...
2024-06-11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读后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读后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今天是星期天,我在家里读《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本书,我读了以后,觉得受益非浅。特别是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格言,对我的教育意义最大。这个格言后面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2024-06-11
辽宁 2023 年省考报名、招录政策咨询电话及中小学开学时间汇总

辽宁 2023 年省考报名、招录政策咨询电话及中小学开学时间汇总

沈阳本地宝资讯快递频道提供鞍山中考满分多少分?附2022中考满分分数有关的信息,2022年鞍山市初三考生中考成绩于7月11日下午3:00公布,今年中考总分是多少呢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