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网
全国站

元旦古今大不同:古代元旦起源于颛顼,你知道吗?

chanong
2024-06-09 11:00:23
编辑说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1日电现在一说元旦,人们容易想起的就是每年公历1月1日,利用这一天难得的假期,或是走亲访友,或是与家人团聚。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元旦”,只是时间不同,内涵和习俗丰富得多,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资料图:红灯笼。 宋文佳 摄

古代“元旦”的由来是哪里?

按照字面意思,“元”是“一”,“旦”是“日”,两个字合在一起可以引申为“新年的第一天”。因此,“元旦”又叫“三元”,即一年的第一天、一个月的第一天、一个时辰的第一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月初一”。

相传古代元旦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唐代房玄龄等人负责修撰的《晋书》,其中就有关于“元旦”的记载:“颛顼以夏正月为岁首,实为春季元旦。”

关于元旦的最早记载,见于南朝史学家萧子云的《节雅》诗,其中提到“四时皆元旦,万寿无疆立春”,明确阐释了元旦的“始”义。

宋代吴自牧的《南宋奇梦》中也有“正月初一,谓之元旦,俗称年,为一年之第一个节日”的记载。

关于它的来历,还有另外一个传说,相传在上古尧舜时期,尧勤政爱民,年老之后,把帝位禅让给了有德有才的舜,舜又把帝位禅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两人都做了许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

资料图:敦煌月牙泉小镇举办大漠篝火晚会。王彬银 摄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便把尧死后,舜祭祀天地、尧的日子,作为一年的开始,称为“元旦”或“元正”,这成为了古代元旦的由来。

日历变了,元旦的时间也变了

传说很有趣,但元旦的由来却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农活需要准确的时间节点,一年的开始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人类才发明了日历。

古人发现了昼夜更替、月亮盈亏、四季更替等自然现象,并最终把昼夜更替定为“日”,以月相变化为“月”,以谷粒成熟为“寒暑”交替,称为“年”,即太阳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要精确计算出上述周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历法也经过多次变更,“元旦”的时间也随之改变。夏朝采用夏历,以正月(一月)为正月;商朝采用殷历,以十二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采用周历,以十一月为正月。

直到汉武帝时期,这一习俗才被停止。当时,定农历正月为正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资料图:元旦假期新年庙会。刘昌勇 摄

民俗专家陈连山介绍,民国初年,当时政府修改历法,想以全公历为时间体系,把所有传统节日都移到公历上。结果,公历1月1日被定为“元旦”,传统的元旦则改名为“春节”。

一个“吃”字怎够?

古代是农耕社会,到了元旦的时候,大规模的农事活动早已结束,娱乐活动也很少,因此大家很快就想出了各种与吃有关的点子,做法也多种多样。

南北朝时期,梁宗言写了一本书,叫《荆楚岁诗记》,记载了古楚的各种节日习俗。说到元旦,明确提到拜完后要喝椒柏酒、桃花汤……还要吃鸡蛋一个。

其中有饮料、食品、药品,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每一种都有其特殊的含义,表达了对来年好运和健康的祈愿。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地方还吃“汤糕”。这里的“糕”一般不是指麻糕。北宋《岁诗杂记》云:“元旦,京师人多食绳糕,所谓年馎饦,或此等。”绳糕,是指细长如绳的糕,形似现代面条。

资料图:厨师们正在将做好的桂花糖年糕整齐摆放。王思哲 摄

明清时期,民间喜欢在元旦吃年糕,尤其在南方。明末的《帝都风光略》中提到正月初一“人早起,洗手,吃枣糕,正月初一吃年糕”,颇有趣味。

不同地区,年糕有不同的名称。明正德年间广东《琼台志》记载当地民间有吃春糕的习俗:“元旦前,以春糕,以糯米粉、糖或灰,置筐内蒸熟……拌以诸果,以作年祭,切开作年茶,互赠。”形似今天的寿饼。

童年的“太阳年”

如今,元旦已成为公历的第一天,各种旧时的饮食习俗都消失了。民俗专家高伟说,这也就是老一辈人所说的“阳历年”。小时候,元旦就像星期天一样,可以多放一天假。

但孩子们还是有他们自己的生存方式的。高伟是北京人,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挤在一个大院子里元旦是中国节日吗,一到过年过节,他就会到院子里来玩,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跳房子、推铁环,玩得不亦乐乎。

资料图:新年气氛浓郁。 苍岩 摄

天气一冷,他们便一大早就往地上浇几盆冷水,很快就结冰了,一群人就坐在小冰车上“溜冰”;有时还拆掉二门的门板,打打乒乓球,玩得忘了吃饭。

“我大年初一跟着父亲上班的时候,总听见他们说,过了今天就是明年了。”高伟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一,晚上看书的时候,他听到收音机里传来钟声,告诉人们新的一年到了。

他说,其实“阳历年”也是新年的开始,也有辞旧迎新的意义,人们在这个时候可以回顾过去的一年,看看自己做了什么,有没有遗憾和失误。

“过年还是要有点仪式感的。”高炜说,还可以把期许写下来,鼓励自己在来年努力实现,拥抱新的希望和梦想。(完)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专业及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信息展示,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看

明日大雪!你知道这个节气有什么特点和习俗吗?

明日大雪!你知道这个节气有什么特点和习俗吗?

进入了12月,距离2021年结束也越来越近了。就在明天也即将迎来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关于这个节气,同学们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
2024-06-09
元旦古今大不同:古代元旦起源于颛顼,你知道吗?

元旦古今大不同:古代元旦起源于颛顼,你知道吗?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1日电现在一说元旦,人们容易想起的就是每年公历1月1日,利用这一天难得的假期,或是走亲访友,或是与家人团聚。
2024-06-09
浏阳人刘秋成成功登顶珠峰,成为浏阳第一人

浏阳人刘秋成成功登顶珠峰,成为浏阳第一人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攀登珠穆朗玛峰,是登山界的天花板;登顶珠穆朗玛峰,则是每一位登山爱好者的终极梦想。5月17日
2024-06-09
五四运动 100 周年:发扬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五四运动 100 周年:发扬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百年岁月沧桑,百年风雨兼程,百年风华正茂。今天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我们致敬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期许当代青年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
2024-06-09
2023 年元旦:探寻元旦的历史渊源与传说故事

2023 年元旦:探寻元旦的历史渊源与传说故事

今天是2023年1月1日,元旦,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在我国, “元旦”一词自古有之,《晋书》中有:“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
2024-06-09
五四运动 100 周年:继承五四精神,担当复兴重任

五四运动 100 周年:继承五四精神,担当复兴重任

五四运动狂飙般的呐喊声早已散去,五四运动精神却一直沉浸在中华民族奋斗的血脉里。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我们回望那段历史,重温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24-06-09
自考政策、准考证及忘记准考证号找回方法全解析

自考政策、准考证及忘记准考证号找回方法全解析

自考的准考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新生在注册自考账号的时候,获得的自考准考证号,相当于考籍号,另一种是自考考生需要自行打印的当次考试的准考证,也称为座位通知单或考试通知单。
2024-06-09
了解东施效颦的含义,避免不恰当模仿带来的负面影响

了解东施效颦的含义,避免不恰当模仿带来的负面影响

东施效颦造句1、况且,凡事一经效仿,总不大妙,多少带点儿东施效颦的嫌疑。2、每个人自有特质,何必如东施效颦般胡乱模仿?3、后来人们用“东施效颦”这个成语比喻不恰当的模仿
2024-06-09
清代诗人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的作者,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清代诗人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的作者,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新竹高于旧竹枝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郑板桥,原名郑燮,出自古诗《新竹》。新竹高于旧竹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郑板桥(1693年11
2024-06-09
高考准考证照片查询流程:学信网轻松搞定

高考准考证照片查询流程:学信网轻松搞定

高考准考证照片在哪儿查询啊高考准考证照片可以通过学信网查询,按照以下流程:1、百度打开学信网;2、百度打开学信网,在学信网下方有“学籍学历”模块,点击 在校生查询 ;3、点击注册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