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网
全国站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步步高升、驱除邪恶、祈福感恩

chanong
2024-05-31 15:00:56
编辑说
重阳节登高活动具有“步步高升”的寓意。重阳节登高也寓意着在登高的过程中驱除邪恶,保障平安。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重阳节登高活动有“步步高升”之意,重阳节登高还有驱邪避灾、登高保平安之意。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在这个时节登高望远,可以达到心旷神怡、强身健体、治病治病的目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重阳节登高的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

1.避邪说

重阳节登高,据说可以避邪。古人认为,重阳节这天,天降地升,天地二气交汇,不健康之气弥漫。为了避免接触不健康之气,人们必须登高避邪。另外,九月九日是中秋时节,天气晴朗凉爽,非常适合登高望远。

2. 祷告并感恩

古人崇拜山神,相信山神能拯救人们免遭灾祸,因此,在重阳节阳极最高的时候,人们会上山祭拜神灵,祈求好运。《礼记》说:“山林谷丘,能生云、能生风雨、能生怪兽,皆谓之神。”

3. 吉祥寓意

九月初九是吉日,寓意“长寿”。汉末诗人曹丕在《九月九日寄钟繇》中写道:“岁月流转,忽又九月初九。九,阳数,日月相应,人称其名,以为长寿,故在重阳节设宴饮、高台会(即登高)。”于是,登高、饮菊花酒、妇女臂上系茱萸袋,便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4. 攀爬采集

重阳节时,秋收已结束,农活相对空闲。此时,山里的野果、药材都成熟了,农民便上山采集野果、药材、植物材料,做副业。登高习俗可能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5. 登高告别绿地

重阳节是自然节气之一,登高又称“辞绿”。重阳节是秋季的节日,节后天气逐渐转凉,草木开始枯萎。重阳节登高“辞绿”与古人三月春游相对应。清代潘荣弼编撰的《京师随事生记》记载:“(重阳节)有的官员携酒在门外终日饮酒,谓之辞绿。”

重阳节有什么意义呢?

重阳节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在农作物收获的九月就有祭祀天皇的活动。重阳节是这一时期一种原始的祭祀活动,具有祈求风调雨顺的意义。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重阳节与“久”字谐音,九为最大数字,故有长寿、健康、长寿之意。1989年,我国还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寓意长寿。

重阳节为什么要戴山茱萸?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由来已久,《西京杂记》也有记载:“九月初九,佩茱萸,食膨化食品,饮菊花酒,可使人延年益寿。”正如王维在《九月初九思山东兄弟》中所写的:“到处插茱萸的人,少了一个。”

插茱萸是为了避灾。民间认为,九月初九是不吉利的日子,容易发生灾祸,插茱萸则是吉兆。因此,重阳节前,家家户户都会采摘茱萸枝、果实,然后用布缝成香囊,随身携带,以避灾避难。

人们在重阳节插茱萸,也是为了祈求长寿和健康,希望能够健康长寿。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茱萸可以驱走室内的浊气,净化空气,给节日增添吉祥喜庆的气氛。

重阳节期间,人们还会佩戴其他装饰品,如菊花、蒲公英等,以增添节日气氛。同时,人们还会在身上佩戴或悬挂山茱萸,相信这能带来好运和长寿。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吕氏春秋》《祭秋记》中记载:“令户长备收五谷,收好五谷,储藏于御棚,要恭敬小心地保管。”“此日大祭天子,祭祀完毕,备好情况向天子报告。”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庄稼丰收之际祭天子、祭祖的活动,以感谢天子和祖先的恩情。

汉代《西京杂记》记载,西汉宫女贾佩兰说:“九月九日,人佩茱萸,食爆米花,饮菊花酒,言可长寿。”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初九,各阶层,野外设筵。”隋代杜公瞻注云:“九月初九设筵,不知何时始,自唐至宋,未有变。”求寿设筵,是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的由来2: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老的祭火仪式。

古代象征季节的“大火”星在秋季九月退却,《夏小正》称之为“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却,不仅让一直以火星作为季节生产生活象征的古人失去了时间坐标,也让把火神崇拜为神的古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火神的蛰伏,意味着漫长冬季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正如火神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一样,人们也要举行相应的送别仪式。

汉刘歆《西都杂记》载:“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宫女游戏登高,以净身。”上巳、寒食、重阳的对应,就是基于“大火”的出现。

重阳节是为了纪念谁?

重阳节并没有特别纪念什么人,但很多人认为重阳节是为了纪念桓景。

据南朝梁吴均《续齐奇事记》载。

传说东汉时期,汝南县有个叫桓景的人。突然,汝南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桓景的父母都病死了。于是他到东南山学武。仙人费长方送给桓景一把降魔宝剑。桓景早起晚睡,昼夜操劳,刻苦读书。一天,费长方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了,你回去除掉它吧。”还送给他一袋茱萸叶和一瓶菊花酒,让家乡的长辈登高避灾。

于是他便离开,回到了家乡。九月初九这天,他带着妻子儿女和乡亲们,爬上了附近的一座山。他把茱萸叶分发给每个人随身携带,让瘟疫魔不敢靠近他。他还倒上菊花酒,大家喝上一口,避免染上瘟疫。他与瘟疫魔搏斗,最后杀死了它。汝水两岸的人们一直流传着九月初九爬山避灾、桓景用剑刺死瘟疫魔的故事,直到现在。

从此九九重阳节是纪念什么,人们开始过重阳节,并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专业及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信息展示,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看

契丹民族:曾令北宋颤栗,如今后裔何在?

契丹民族:曾令北宋颤栗,如今后裔何在?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2024-05-31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步步高升、驱除邪恶、祈福感恩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步步高升、驱除邪恶、祈福感恩

重阳节登高活动具有“步步高升”的寓意。重阳节登高也寓意着在登高的过程中驱除邪恶,保障平安。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024-05-31
契丹族的起源与发展:从默默无闻到建立辽朝的辉煌历程

契丹族的起源与发展:从默默无闻到建立辽朝的辉煌历程

契丹的起源与发展契丹族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正如《魏书·契丹传》所记载的那样。这段历史见证了契丹族从
2024-05-31
重阳节:传统祭祖节日,还有这些别称你知道吗?

重阳节:传统祭祖节日,还有这些别称你知道吗?

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主题。重阳节其他别称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其他别称,仅供参考
2024-05-31
探寻契丹族的千年变迁:从称霸中原到如今的意外下落

探寻契丹族的千年变迁:从称霸中原到如今的意外下落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民族曾经扬名立万,其中以契丹族在北宋时期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尤为突出。
2024-05-31
九九重阳节:鼓励老年人豁达开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九九重阳节:鼓励老年人豁达开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重阳节有敬祖、敬老、感恩的意思。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日习俗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活化石”,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文物”。但它不会一成不变
2024-05-31
n 深入解读 n 的含义:错误、否定及相关表达

n 深入解读 n 的含义:错误、否定及相关表达

nn是错的意思,就是no的意思,(用于否定的回答或陈述)不;没有;不是;(对某人所说的话感到惊讶)不没有;无;不准;禁止;没有可能(做某事)(与not同义,用于形容词和副词前)不
2024-05-31
契丹民族的崛起:从微不足道到自成一派的辉煌历程

契丹民族的崛起:从微不足道到自成一派的辉煌历程

首先非常感谢小可爱们在茫茫互联网中点开我的文章,这是我的荣幸,小编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精彩的东西,喜欢小编的可以
2024-05-31
n 的发音部位、方法及与汉语拼音 en 的区别

n 的发音部位、方法及与汉语拼音 en 的区别

nn的发音部位是鼻腔,其发音方法是:发音时,嘴唇不闭,舌头后部抬起贴近口腔顶部,让气流从鼻腔发出,同时声带震动发出声音。n的正确发音是 /en/
2024-05-31
繁星·春水:冰心的爱之赞歌,母爱至上的诗集

繁星·春水:冰心的爱之赞歌,母爱至上的诗集

《繁星·春水》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作家、教育家,冰心。冰心原名谢婉莹。1919年9月才署笔名冰心。《繁星》是一部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春水》是《繁星》的姊妹篇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