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网
全国站

呼啸山庄 杨苡:比《简·爱》好

chanong
2024-05-07 11:00:56
编辑说
呼啸山庄▲杨苡 安徽盱眙人,生于1919年。翻译家、作家。先后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曾任南京国立编译馆翻译委员会翻译、南京师院外语系教师。

▲杨毅,1919年出生于安徽盱眙。翻译家、作家。 曾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大外语系、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外语系。 曾任南京国家编译中心翻译委员会翻译、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师。 翻译作品有《呼啸山庄》、《永不落下的太阳》、《俄罗斯性格》、《伟大时刻》、《纯真与经验之歌》等; 还创作了《做你自己的事》等儿童文学作品。哥哥杨宪益和丈夫赵瑞红都是著名翻译家,妹妹杨敏茹是古典文学专家。 图/刘洋

2023年1月27日晚20时30分,著名翻译家杨毅先生逝世,享年104岁。

“我当时也住的是破旧的房子,一片狼藉,厕所里的东西都坏了。楼下有一个大院子……我每天晚上都坐在那里,外面风很大,对面的山感觉很舒服。”就像闹鬼一样,尤其是当我独自一人在家时,那是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一阵强风呼啸而过,雨滴打在玻璃窗上,就像凯瑟琳在哭泣。我住在约克郡荒野里的那栋老房子里,我不自觉地想到了灵感从天而降!”

“当时流行读《简·爱》,但读完之后,我觉得这种爱可以超越阶级、社会、生死,一切皆有可能,而且可以爱一辈子,那就是永恒”我觉得比《简爱》好。

本文首发于2018年4月南方人物周刊

文/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李乃清

编辑/杨紫

杨家兄妹内心坚强

时值人间四月,南京鼓楼区的深巷里,绿树成荫,茉莉花开得金灿灿,一如百岁老人杨毅先生的笑容。

“你下了地铁,从3号出口出来,是台大宿舍,新村二号,不是北京西路二号。那是天文台,不是我家附近,别走错了!”

记者走访前,老人在电话那头不停地指令,声音清晰,思维活跃。

“我今年99岁了,我很自豪。” 当我们见面时,她露出了像孩子一样调皮的表情。

2018年,著名翻译家杨毅正式迈入百岁老人(虚拟年龄)行列,但她仍然饶有兴趣地参与“现在”。 到了她嘴里的一切都是“有趣的”。

▲2023年,《一百年,很多人,很多事:杨怡口述自传》(杨怡口述/于斌撰稿)出版,写下她咆哮的岁月和美丽而不疲惫的一生。供图/伊琳出版社

杨怡翻译了艾米莉·勃朗特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巨著《呼啸山庄》,她是第一个翻译小说名字的人。 “我看这本书的时候,窗外刮着大风,我就嘟囔着玩,就想到了《呼啸山庄》这个名字。我告诉你,这是一种玩法,我一直以为现在我看电视的时候,总是想着怎么翻译这样的词,“粉丝们,别惹粉丝了,好吗?”还有那个“”,听起来好难听啊! ” 老者皱起了眉头。 做个鬼脸。

杨怡88岁时,朋友建议给她庆祝生日,但她不同意,仍然不喜欢庆祝生日。 “真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你看我的一些朋友过生日,他们应该很快就会死掉了,太无聊了,太累了,心情也不好。如果有人坚持要过生日,还介意的话,我就不会了。”这样做才叫游戏。”

1965年,杨怡和丈夫赵瑞红搬进了这所台大宿舍,并在那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 1999年春节凌晨,赵瑞红因急性心肌梗塞突然去世。 这对夫妇永远分开了近二十年。

“我们的家又小又乱,有人说没地方住,但也有人说很温馨。”

12平米的客厅同时也是书房。 窗边有一张写字台,靠墙有一张沙发,对面有一排书柜,还有几件家具。 剩下的活动空间已经不多了,不过女主人已经把房间安排好了。 充满了乐趣,沙发上铺着整齐的红地毯,一排木偶坐成一排:大猩猩、猫头鹰、格子套装的小男孩、扎着辫子的黄发女孩……”这是我的玩法之一,我最喜欢那个睡觉的娃娃。”老人热情地说,“我也喜欢收集猫头鹰,因为它们是智慧的象征。”

谈到智慧,这位百岁老人经常引用《基督山编年史》的结尾——“人类的智慧蕴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图/刘洋

杨怡的客房里摆满了书籍,墙上的字画也引人注目,尤其是她在20世纪90年代初请好友于璐留下的鲁迅诗的两行:“怎有没有昔日花开花落的骄傲吗?” ”

“旧时光”可能是这个房间的主题。 到处摆放着亲人、朋友、老师的老照片,充满了一个世纪的回忆。 “丁聪、吴祖光、罗浮、我兄弟……这些人都走了,只剩下我了。” 照片中很多人都已不在人世,但杨轶日日夜夜与他们见面,仿佛老朋友还在身边。 聊天的时候,有时候她会突然站起来认出他(她),是他(她)!

▲1924年4月前,离开成都前,巴金与继母邓景云、兄弟李耀梅(左二)、姚琳(右一)、弟弟采臣(左一)、吉升合影(站在他面前的那个)

所有照片中,杨宪益和巴金的肖像总是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翻译家杨宪益不仅是杨宪益的哥哥,也是她最敬佩的人。 她不止一次强调,“我就是佩服我的哥哥!”; 巴金河是她的人生导师。 从他17岁写信抒发人生苦闷开始,这段师友关系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在杨轶眼中,“巴金是一位强大的探索者”。

2009年杨宪益去世后,杨益与居住在北京的妹妹、古典文学专家杨敏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2017年12月,杨敏茹也去世了,享年102岁。杨怡一直很佩服姐姐,“她真的很有才华!她是燕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她的老师是于平波,系里的老师。”导演卢侃如。她和叶嘉莹是同学,姐姐一直英语很好,所以后来就读了中国古典文学。”

▲杨宪益三兄妹有说有笑。 左边是大姐杨敏茹,中间是妹妹杨怡。

杨氏兄妹三人才华横溢,感情深厚。 当然,在特殊的岁月里,他们也经历过悲伤和悲伤。 说起往事,杨轶只是平静地、慢慢地讲述,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悲伤。 “我哥哥是我们家里最坚强的人,最能压抑悲伤和愤怒,他真的很坚强。当他被批评时,他被要求留在那个院子里。他前面有一块空地,里面放着煤炭。”当时没有煤,一片狼藉,他穿着白衬衫,他们就无耻地往他身上泼墨水,然后点着火,让他去。我想他是因为我们看透了……我们才能做到“遇事不惊,遇事不生气”的心态,冷静地对待一切。并且平静,因为我们走过的路已经很长,经历过的故事已经太多太多了……”

杨轶从小就喜欢音乐。 她还记得在天津中西女子中学和姐姐一起学的很多赞美诗。 其中一首《光荣回天》是她最喜欢的:“古时候,有三个心力最强的人,扔掉吧,火里也没有损伤,他们三个会回到哪里去?”最后呢?他们很快就会复活见到他……而我们将永远不会分开,我们会一起生活在美丽的天堂里。”

▲20世纪90年代的杨轶

“我觉得《呼啸山庄》比《简·爱》更好”

一百多年前的天津,杨氏家族显赫。 即使在担任中国银行行长的父亲杨玉章去世后,杨家仍然住在租界的深宅大院和花园洋房里。

杨毅出生于1919年,“五四运动之年”。 她的原名是杨静茹。 “这个名字是老人给我起的,我姐姐叫敏茹,因为我不安静,所以就叫静茹。”

杨轶小时候调皮贪吃。 她裹小脚的母亲在楼下洗了一大玻璃罐葡萄,叫她下楼。 她同意了,然后顺着楼梯扶手滑了下来。 “他们都叫我‘小胖子’,因为我吃得很胖。后来我妈妈发现我真的吃不饱了。”

▲1951年,杨毅与家人合影

我的哥哥杨宪益是家里最受宠的“少爷”。 当时,他正在跟着导师学习汉语和英语,杨宜昌就是他的“小跟班”。 “我哥哥很聪明,七岁就开始写古诗,而且还很会挑对子。当时教课的老师叫‘许建生’。当我哥哥看到它,他立即想到了正确的词:‘开枪杀了他’。”

8岁时,杨毅进入教会学校中西女子学校。 课程设置相当西化。 除了英语和汉语表演外,还有体操、舞蹈和戏剧表演。 每年,学校的毕业班都会表演著名的英语戏剧。 杨轶指着书架上的一张黑白照片回忆道:“1931年,黄佐临先生在表演《皆大欢喜》(即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女主角金允芝成为了十几年后上海著名演员。”

在女校读书期间,杨轶逐渐成为一名电影迷。 “我妈妈喜欢看电影,我们就得看谁在演戏,谁得了奥斯卡奖。反正烂片、色情片不准看,但可以看《巴黎圣母院驼背怪人》这样的文学名片。” ,“所以知识就是由此而来。我就是这样学英语的。当我十几岁的时候,尤其是我哥哥去了牛津之后,我最重要的消遣就是每个星期六去看电影。”

“当时我收集了400多张电影明信片,但文革期间都被烧毁了,一张也没有留下……其中甚至还有奥斯卡影后诺玛。我看了尤金·奥尼尔的《奇妙插曲》(1932),我当时给她写了一封信,说我很喜欢她的戏剧,因为她从来不演侮辱中国的电影,我们也读莎士比亚的作品。我说我希望你演《罗密欧与朱丽叶》,我还说男主角应该是谁,然后她突然回信给我发了一张大照片,6英寸,签名是真的吗?我把它浸在唾液里,看看是用墨水还是派克钢笔签名的,直到文化大革命,我已故的老人把它扔给了我。她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奥斯卡获奖女演员,这是值得的!”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杨轶看了劳伦斯·奥利弗主演的电影《呼啸山庄》。 “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20世纪30年代,女演员梅尔演得最好!”

1943年,杨毅读了原著小说,立即被深深吸引。 从此,他萌生了翻译这部名著的想法。 “当时流行读《简·爱》,但读完之后,我觉得这种爱可以超越阶级、社会、生死,一切皆有可能,可以爱一辈子,那就是永恒”我认为它比《简·爱》更好。”

但真正开始翻译是十年后的事了。 梁实秋也翻译了这部小说,并命名为《咆哮山庄》。 “梁实秋的英语很棒,两三个月就写完了这本书。但我总觉得书名不太合适,谁想用《咆哮》?” 给你家打电话两个字怎么样?”

“当时我也住的是破旧的房子,是丙类房子,没人要,一片狼藉,厕所里的东西都坏了,楼下有一个大院子,我碰巧在那时候就两百块钱,就胡乱建了一些树,每天晚上,外面刮着大风,对面的山好像闹鬼了,有点吓人。尤其是当我和孩子们独自在家时,那是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一阵强风吹过我,雨滴打在我的玻璃窗上,感觉凯瑟琳在哭泣,我感觉自己就生活在其中。约克郡荒野里的古屋,不自觉地思考,灵感从天而降!”

当晚,杨轶兴奋地写下了“呼啸山庄”四个大字。 20世纪50年代,她的译文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后来,该小说在中国以总译名《呼啸山庄》出版。 杨轶的翻译至今仍被许多读者视为经典。

“我的那本是巴金送给我的,版本很好,但我家里只有红卫兵抄的七本,他们不知道怎么保存。文革期间,有人问我写一篇评论,说我要翻译这本书并宣传它,他们命令我的妻子打开盒子,站在凳子上,然后把盒子里的羊毛和衣服扔到地上。当时,我们宿舍的很多邻居都在围观,邻居们大喊,强盗来了,这东西不好坏,他们走的时候,好几辆自行车的阀门都被拆掉了。被指控煽动群众反对群众。”

杨毅兴趣广泛。 除翻译外,她还创作诗歌、散文和儿童文学。 后来,《呼啸山庄》和她的儿童文学都受到批评。

“1959年,我被批评了。我写了《做好自己的事》,鼓励孩子们有序排队,不随地吐痰,讲卫生。结果我被批评了。一位干部说,杨易是个资产阶级有色人种,眼镜批评我们新中国孩子,说他们随地吐痰,然后说随地吐痰有什么不好,说完就吐了,吐完后用脚擦。”

1960年,杨毅到南京师范大学任教。 她在“文革”初期“靠边站”,后来在杨宪益入狱时受到牵连。 直到1972年她的哥哥出狱,她才被“解放”。

在杨毅看来,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是“一个漫长而精彩、令人兴奋的新时期”。 她与赵瑞红、黄尚、王新娣等人齐聚巴金家。 大家有说有笑,似乎忘记了一切。 ”同龄人,“一边聊天,一边想起那场浩劫,我们都笑着说:活着真好!

▲1982年《世界电影》杂志,封面为电影《呼啸山庄》剧照

1982年,杨轶无意中打开了一本杂志《世界电影》。 封面是劳伦斯·奥利维尔和梅尔·奥布朗站在《呼啸山庄》前的黑白剧照。 “我第一次在里面发现了《呼啸山庄》的电影译本,非常有趣,内容和我的译本一模一样。我突然感到非常自豪,对我的妻子说:“你看,先生。 “赵大侠,也是这么看的。”后来,别人都笑我,说这居然是你的抄袭!当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盗版,但我还是很自豪。

百岁老人杨毅精神状态良好,保持着一贯的开朗心情。 她坚持每天下午看两个小时的报纸。 她与外界根本“密不可分”。 当她受到启发时,她必须快速写作。 为此,她还特地跟保姆做了安排。 达成了协议。 “因为她负责吃饭,想对我玩各种花招。那天我说,你声音太大了,一直说话,你能不能别说话一个下午?我会把它变成一篇文章如果出版了,版权费就归你了。” 这就是‘买安静’的最佳方式!”

▲1937年,杨毅从天津中西女中毕业后在照相馆留影

与巴金昆仲玉言交流

1937年,杨毅从中西女中毕业。 墙上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记录了她的青春。 “那张照片是一名18岁的中学毕业生,手里拿着一张毕业证书。我们学校属于卫理公会,和宋美龄是同一个系统。学校给的毕业证书上有金字白底的,当时我们觉得非常珍贵,当然,这个文凭在文革期间被烧毁了……”

墙上的女孩若有所思。 杨怡说,每次回看这张照片,她都仿佛回到了当年的场景——她微笑着兴奋地对妈妈说:“巴金的信!巴金写给我的!”

心情郁闷、彷徨的我在家被严密看守,无法像其他学生一样唱着救世歌曲参加游行。 当时,巴金的《家》已经很受学生欢迎。 17岁的杨毅觉得自己的热情找不到发泄的出口,于是他鼓起勇气给已经名满天下的巴金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深厚感情。 压抑已久的情绪向一位素未谋面的作家表达了出来。 “‘我是一个年轻人,我不是怪人,我不是傻子,我要为自己的幸福而奋斗。’ 这些话对我影响很深,我觉得我的家和他的‘家’很相似,但我无法像他一样,冲出我称之为‘金笼’的家庭。”

出乎意料的是,杨轶很快就收到了一个格子小信封,里面装着巴金的回信。 巴金在信中称她为“静茹”呼啸山庄,署名“福干”。 巴金就像一个善良诚实的兄弟,温柔地鼓励她要有耐心,说“未来总是美好的”,并鼓励她与当时在天津南开中学教英语的弟弟李耀林通信。

没过多久,杨轶第一次见到了李耀林,一个戴着眼镜的瘦子。 在与巴金家族长达69年的相处中,被当作家人对待的杨轶认识了巴金这个庞大家族的大部分人,但巴金的“三哥”李耀林却是杨轶真正认识的第一个人。生活。 李氏家族成员。

“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我收到了他的40封信。按照他的指示,我们在每个信封背面的底角写了一个数字(1号或2号……)。当然,我我以为我的信会早到40多封。”

哥哥杨宪益去英国留学后,失去照顾的妹妹杨宪始终感到难以言喻的孤独。 直到遇到李耀琳,她才重新感到幸福。

1937年,一枚日军炸弹袭击了李先生所在的南开中学单身教师宿舍,宿舍不在租界内,他拿起几本书和一些衣服就跑了出去……那时,天津租界的生活表面上很平静,反正我已经中学毕业了,上不了大学,所以我就在家看书,学画画。和两个同学一起跳踢踏舞,无非是看电影、散步、互相拜访,大家都知道这种安逸的生活不会持续太久……但在这个初夏或暮春的天气里。 1938年,我确实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几个月!”

“七七事变”爆发后,已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的杨毅和同学成为“平津流亡学生”。 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组建西南联大。 1938年7月,她离开动荡的天津,航行经香港、安南(今越南),终于抵达昆明。

杨毅与巴金的第一次见面也是在昆明。 当时,巴金去昆明看望萧山。 杨轶这才见到了认识已久、断断续续地互通了十多封信的“巴先生”。 “我们见面的时候我很尴尬。”杨轶回忆道。 巴金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不太擅长在陌生人面前说话,甚至有点结巴。 但告别之后,大家又开始在纸片世界里自由交流。

20世纪50年代,杨轶和巴金的交流仍在进行,但由于种种动作,两人的距离拉远了很多,说话也变得小心翼翼。 两人的书信往来就像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一样,经历了许多坎坷。“文化大革命”期间,她的家人被迫销毁了她与沉从文、黄尚、萧山等人的信件。 最终,巴金的信件只剩下23封,她想尽一切办法保存下来。 为此,她受到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叛逆者的耳光。 文革结束后,她与巴金逐渐恢复了书信往来。 1987年,杨毅将巴金在1939年至1985年间写下的60封信收录在《雪妮集:巴金书信》一书中,见证了半个多世纪的珍贵而非凡的友谊。

▲1925年,巴金与二弟李耀霖在南京

杨怡去昆明读书后,李耀琳还订了一张她乘坐的去昆明的“太古”轮船的船票,但后来取消了船票。 “漫长的等待是在一封长长的信中度过的,然后是一系列谣言引起的误会,再加上我那个被宠坏的妹妹的胡思乱想,特别是现在的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沟通变得越来越慢。没有不管我想说多少话,最后都只能咽下去,导致一系列令人遗憾的苦果,这都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所体会不到的……”

1940年,杨毅与西南联大同学赵瑞红结婚。 1945年,在教师宿舍抱着婴儿的杨毅突然收到来自重庆萧山的来信:“李先生于11月22日离开了我们,我很伤心,希望您不要伤心! ” 杨依依再也忍不住了,泪流满面。

半个多世纪后,她在《李林之梦》一文中写道:“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命运对我的灵魂进行打击,我没有力量承受如此残酷的碰撞。”似乎曾经有一个人走进了我的心里,点燃了一盏灯,但过了一会儿,他就吹灭了,转身走开,我想起了他翻译的《悬崖》里的一句话:‘刀就是刀!’”

听唱片曾经是杨轶和“李先生”共同的爱好和秘密。 学英语的李耀琳当时就会给她写歌词。 “现在我已经到了梦想破碎难以拾取的年纪,就像散落在地上的落花,无法弯腰去拾取。想起《梦门口相见》这张唱片我和李先生都喜欢的,我记得在1939年日寇进入租界前留在天津的40封信都化成了灰烬……我只保留了他听的时候写给我的英文歌词《梦门》,竟然成了预言!”

“文革”后,杨毅在上海武康路巴金家里看到了李耀林保存的记录。 巴金的后人想把它们送给她,但她只说:“每当我听这些唱片不哭的时候,我就会再听一遍。”

如今,100岁的杨毅经常凌晨3点醒来,深夜梦到青少年时期的事情。 她习惯听老歌。 “例如,我很喜欢听这首歌“我去了你那里。”你是。你是。我也是。”

▲先生杨毅的笔迹、图/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李乃清

(参考书籍:《青春的回忆》;《雪倪集:巴金致杨轶书信残存全集》;《灵魂的归来》;《就这样离去:杨宪益画传》;《兄弟姐妹翻译诗》;《李鸾献歌忆旧游》;实习记者倪元伟也投稿)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专业及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信息展示,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看

大全舍本逐末词语造句大全(附范文)

大全舍本逐末词语造句大全(附范文)

舍本逐末成语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2024-05-07
呼啸山庄 杨苡:比《简·爱》好

呼啸山庄 杨苡:比《简·爱》好

呼啸山庄▲杨苡 安徽盱眙人,生于1919年。翻译家、作家。先后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曾任南京国立编译馆翻译委员会翻译、南京师院外语系教师。
2024-05-07
配音培训班费用多少 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江宁路1306弄富丽大厦1602室

配音培训班费用多少 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江宁路1306弄富丽大厦1602室

上课啦!3月份正式报名!\x0a4月中下旬 正式开班。
2024-05-07
舍本逐末的成语典故故事对应的知识点!

舍本逐末的成语典故故事对应的知识点!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舍本逐末造句,以及舍本逐末的成语典故故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2024-05-07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成为太监历史的终结者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成为太监历史的终结者

太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存在,他们曾经在宫廷中担任重要的职务,但是在清朝末年,太监逐渐失去了他们的特权地位。而在这个时期,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成为了中国太监历史的终结者。
2024-05-07
军报:军队“三军夺帅”不能保证一个人不误入歧途

军报:军队“三军夺帅”不能保证一个人不误入歧途

三军可以夺帅有志向,并不能保证一个人不误入歧途,如果意志不坚定,经不起外在的干扰、诱惑,照样会走入歧途,踏上不归路。
2024-05-07
呼啸山庄 著名翻译家杨苡先生去世曾获“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

呼啸山庄 著名翻译家杨苡先生去世曾获“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

呼啸山庄著名翻译家杨苡先生去世
2024-05-07
澳门回归20周年纪念曲:回归祖国后经济一改颓势

澳门回归20周年纪念曲:回归祖国后经济一改颓势

随着今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周年这个日子的临近,脑海里时时萦绕着两首歌曲的旋律:一首是20年前澳门回归时祖国各地人人咏唱的《七子之歌-澳门》
2024-05-07
我的高中(还是高中上的我?我也不知道)

我的高中(还是高中上的我?我也不知道)

已经高中毕业好久了,刚刚本科毕业。发现新英才是小欢喜里面的取景地。如果有问题想咨询直接发私信就好了,留言可能会忽略—————原答案———————不请自来----------
2024-05-07
尧都组工带您细细梳理标点标点用法,超实用!

尧都组工带您细细梳理标点标点用法,超实用!

有人说,标点是文字间跳动的音符。其实,标点和文字一样,是文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文中起着辅助文字进行表达的作
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