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网
全国站

非法学专业过了司考也没用、非法学专业过了司考也没用怎么办

chanong
2025 07 27 13:27:59
编辑说
想拿双学位当“敲门”砖?没那么简单几乎所有非法学专业的司考考生都拼了命地想在司考改革前的最后一次考试中“上岸”,因为他们知道,从今年起,司法考试制度调整为国家统

大家好,关于非法学专业过了司考也没用、非法学专业过了司考也没用怎么办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想拿双学位当“敲门”砖?没那么简单

几乎所有非法学专业的司考考生都拼了命地想在司考改革前的最后一次考试中“上岸”,因为他们知道,从今年起,司法考试制度调整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报考者需要有本科及以上法学专业背景或者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这一改革制度对大多数非法学专业报考者来说,意味着以后几乎没有机会参加司法考试了。

同样想参加司考的非法学专业毕业生谭佳却没有这个忧虑。从编导专业毕业一年后,她结束了自己在培训机构的第一份工作,决定彻底改行,去做个律师。可大家都纳闷,她这个学编导的能参加司考吗?

双学位改变个人发展轨迹

对于谭佳来说,“双学位成了转行就业的敲门砖”。她在本科时读了法学双学位,正因如此,编导专业毕业的她还能再参加改革后的司法考试。起初,她对双学位并没有什么想法,只知道老师跟她说,“多一个学位就多条路”。

她没想到的是,司考制度一改革,她就“沾了光”。现在,她一边在法院实习,一边准备着明年的司法考试,以重新规划职业发展。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通过调查国内77所高校的大学生发现,42.47%受访学生选修双学位是想多学一个学科,33.56%是因为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希望通过双学位满足学习需要,72.60%希望为未来深造和求职增加,还有16.44%是为了得到考司法考试、英语专四专八等资格考试的机会。

和谭佳比起来,毕业于武汉大学的陆昊在上双学位前做了不少考虑。他取得了水质科学与技术和金融学的双学位。对他而言,学双学位的主要原因是兴趣。“首先是想为自己补充知识,其次也考虑以第二学位为升学就业的方向。”

对于大多数工科生来说,课业是繁忙的。为了学双学位,陆昊从大二下学期就开始了没有周末的生活,直到毕业。在双学位的专业上,他几乎花了和学习本专业一样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认为学好双学位金融学要比学好本专业更加重要。

“大概是因为爱吧。”陆昊坦言。在申请英国高校的研究生时,他“双管齐下”,两个专业都拿到了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他发现,国外学校对于双学位的认可度不高,他无法申请到最顶尖的五所学校。于是,陆昊还是选择了继续攻读本专业。但谈到双学位,他还是觉得:“百利而无一害,绝对不后悔。”

现在从事经济新闻编辑工作的海若镜也是一位双学位的受益者。她本科在北京体育大学新闻学专业,大三时修读了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双学位。出于平日对经济知识的兴趣以及对北大学府的向往,她希望学经济学能帮她在获取知识之外,向财经新闻的就业方向发展。

现在,海若镜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几次人生重大节点,无论是保研到北大、找到券商研究所的实习机会,还是媒体面试时获得的认可,这段双学位学习的经历以及过程中接受到的系统性训练,都成了一块“敲门砖”,帮她打开了一道道门。

内在提升大于额外收获

“双学位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纸证书,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提升。”王一雪是天津外国语大学新闻学(国际新闻方向)专业的学生,“没有周末”已经是她的生活常态。除法定节假日外的每个周末,她都要坐近四个小时的车到一百七十多公里外的另一座城市去上双学位课。

王一雪选修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双学位,她通常在周五下午坐车从天津到北京,周日下午一下课便又返程。她几乎成了学校附近那家青年旅舍的“VIP”。周末无休、奔波两地、双重课业……有一次,她遇上本专业考试与双学位考试时间“撞车”,上午十点还在学校考试,下午一点就赶到北京参加双学位考试。

“这样的学习经历带来的是内在成长,因此不管是几个小时的车程,还是因为住宿伙食的额外支出而略显拮据的生活费,我觉得都是值得的。”王一雪特别享受在双学位的课堂上,和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同学产生的思想“碰撞”。“我能感受到那种不同学科思想相遇时的魅力。”她说。

调查显示,51.37%大学生认为,双学位给他们带来了切实的知识或技能提升,也有42.47%认为虽然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限,但双学位有助于提升个人履历,另有6.16%认为双学位给个人带来的作用不大。

为了让自己不亚于金融学本专业的学生,陆昊还额外自学更深入的知识。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和金融学专业的同学一样,比如双学位只学会计初级,而金融学专业同学学的是中级,陆昊就自己看书学中级。他的双学位成绩比自己的本专业还要好。

从英国回国找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双学位他吃到了不少“甜头”。校招面试时,他几次被考官问及有关金融学的问题,简历上的这一项也为自己加了不少分。但陆昊还是觉得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在他看来,这些“额外的收获”也都是建立在个人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最大的收获还是自己学到了知识。

想说“爱双学位”不容易

王一雪会将自己的本专业新闻学和在双学位课上所学的内容相结合。当她在双学位课上看到一则新闻短片,除了会思考语言、逻辑思维,还要琢磨这个片段是如何拍摄、剪辑,从而把画面与文字综合起来。这使得她对于知识的思考增加了一个维度。通常情况下,授课老师会用大概一到两个周末的时间完成一门课程。相对应的考试,则会安排在课程结束的那个周末。这种及时考察的模式让王一雪在听课的时候更专注,更多地调动自主思考的能力。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显示,42.35%受访大学生认为双学位符合自己的预期,学有所得,42.35%则认为课程一般,但不是完全没用,也有4.71%受访学生觉得课程设置太难,和原有知识储备难以衔接,3.53%认为课程设置不实用,收获不大,7.06%觉得自己上双学位的课不够用心,学习效果没有体现出来。

与王一雪恰恰相反,读过英语双学位的李鑫觉得,认真听讲着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含金量也“真的不高”。她从大三起开始攻读英语双学位,第一学期主要学习基本的听说读写,那时她觉得口语课的老师能帮她纠正语音语调,“真是太有收获了”。

可学习的热情没持续多久,李鑫就觉得学不下去了。“本来学双学位是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可后来学的内容完全‘八杆子打不着’。”她甚至质疑自己:“为什么想不开要学双学位?”

在全部22门课中,语言学、词汇学、英美文学是最让李鑫“头疼”的课。听不懂的概念名词、理解不了的抽象语意……李鑫觉得,上这些课就像是“听天书”,对提高英语水平没起到什么作用。

选择就意味着成倍付出

一到周末,陆昊从早到晚都要“泡”在教室,连调休的周末都不放过;遇上法定节假日也只放一天。大四最忙的时候,他一边忙着自己申请英国的研究生,一边“刷”雅思成绩,还得兼顾两个学位的毕业论文。

但陆昊并不觉得这样的时间安排把自己搞得很累。“学业本来就很紧张,但既然是自己选择的专业,就要合理分配好时间。”对他来说,这也是一种锻炼。自从学了双学位,他不得不舍弃自己同样很重视的社团工作。以前他几乎每天都要去社团,后来一星期最多只去两次。

李鑫在双学位课程的时间安排上却十分苦恼。由于大四一整年没有课,她的本专业对实习学分有要求,时间冲突时,她不得不把时间留给实习。

刘振楠是植物生产和计算机双学位在读的大三学生。因为本专业是被调剂录取的,他从一入学就不喜欢。于是,他几乎没有犹豫就选了计算机双学位,甚至从那时就想好了要跨专业考研。

可学了一个学期下来,刘振楠已经放弃了跨专业考研的想法。他的理工科知识储备薄弱,学好计算机专业的难度非常大。“跨考的梦想一下就破灭了,上课都特别吃力,更别提跨考的难度了。”

降低了目标,刘振楠在学习双学位时更注重兴趣了。“想学到真正想学的东西。”因此他会选择性地听课。

同样的困境海若镜也经历过。从文科专业“跨”到需要一定数学基础的经济学,对她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学习卫生经济学时,她每一节课都打印出一百余页的PPT便于预习、复习,一个学期下来,资料堆得老高。有些课程难度过大,不在她本专业的培养计划之内,她只能靠自学或报培训班来弥补知识“断层”。

对于双学位,“过来人”海若镜有自己的期望:如今互联网授课方式越来越普遍,也简单易得,她希望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减少“跨校”上课的资金和时间的消耗。为了保证双学位教学质量,她认为可以适当提高考核难度;至于课程本身,则不应设过多的门槛。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鑫为化名)

实习生 刘俞希 中北大学 王钰冰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司考改革:想拿双学位当“敲门”砖?没那么简单

有困惑也有收获,有失落也有奋斗

想拿双学位当“敲门”砖?没那么简单

几乎所有非法学专业的司考考生都拼了命地想在司考改革前的最后一次考试中“上岸”,因为他们知道,从今年起,司法考试制度调整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报考者需要有本科及以上法学专业背景或者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这一改革制度对大多数非法学专业报考者来说,意味着以后几乎没有机会参加司法考试了。

同样想参加司考的非法学专业毕业生谭佳却没有这个忧虑。从编导专业毕业一年后,她结束了自己在培训机构的第一份工作,决定彻底改行,去做个律师。可大家都纳闷,她这个学编导的能参加司考吗?

双学位改变个人发展轨迹

对于谭佳来说,“双学位成了转行就业的敲门砖”。她在本科时读了法学双学位,正因如此,编导专业毕业的她还能再参加改革后的司法考试。起初,她对双学位并没有什么想法,只知道老师跟她说,“多一个学位就多条路”。

她没想到的是,司考制度一改革,她就“沾了光”。现在,她一边在法院实习,一边准备着明年的司法考试,以重新规划职业发展。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通过调查国内77所高校的大学生发现,42.47%受访学生选修双学位是想多学一个学科,33.56%是因为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希望通过双学位满足学习需要,72.60%希望为未来深造和求职增加,还有16.44%是为了得到考司法考试、英语专四专八等资格考试的机会。

和谭佳比起来,毕业于武汉大学的陆昊在上双学位前做了不少考虑。他取得了水质科学与技术和金融学的双学位。对他而言,学双学位的主要原因是兴趣。“首先是想为自己补充知识,其次也考虑以第二学位为升学就业的方向。”

对于大多数工科生来说,课业是繁忙的。为了学双学位,陆昊从大二下学期就开始了没有周末的生活,直到毕业。在双学位的专业上,他几乎花了和学习本专业一样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认为学好双学位金融学要比学好本专业更加重要。

“大概是因为爱吧。”陆昊坦言。在申请英国高校的研究生时,他“双管齐下”,两个专业都拿到了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他发现,国外学校对于双学位的认可度不高,他无法申请到最顶尖的五所学校。于是,陆昊还是选择了继续攻读本专业。但谈到双学位,他还是觉得:“百利而无一害,绝对不后悔。”

现在从事经济新闻编辑工作的海若镜也是一位双学位的受益者。她本科在北京体育大学新闻学专业,大三时修读了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双学位。出于平日对经济知识的兴趣以及对北大学府的向往,她希望学经济学能帮她在获取知识之外,向财经新闻的就业方向发展。

现在,海若镜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几次人生重大节点,无论是保研到北大、找到券商研究所的实习机会,还是媒体面试时获得的认可,这段双学位学习的经历以及过程中接受到的系统性训练,都成了一块“敲门砖”,帮她打开了一道道门。

内在提升大于额外收获

“双学位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纸证书,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提升。”王一雪是天津外国语大学新闻学(国际新闻方向)专业的学生,“没有周末”已经是她的生活常态。除法定节假日外的每个周末,她都要坐近四个小时的车到一百七十多公里外的另一座城市去上双学位课。

王一雪选修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双学位,她通常在周五下午坐车从天津到北京,周日下午一下课便又返程。她几乎成了学校附近那家青年旅舍的“VIP”。周末无休、奔波两地、双重课业……有一次,她遇上本专业考试与双学位考试时间“撞车”,上午十点还在学校考试,下午一点就赶到北京参加双学位考试。

“这样的学习经历带来的是内在成长,因此不管是几个小时的车程,还是因为住宿伙食的额外支出而略显拮据的生活费,我觉得都是值得的。”王一雪特别享受在双学位的课堂上,和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同学产生的思想“碰撞”。“我能感受到那种不同学科思想相遇时的魅力。”她说。

调查显示,51.37%大学生认为,双学位给他们带来了切实的知识或技能提升,也有42.47%认为虽然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限,但双学位有助于提升个人履历,另有6.16%认为双学位给个人带来的作用不大。

为了让自己不亚于金融学本专业的学生,陆昊还额外自学更深入的知识。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和金融学专业的同学一样,比如双学位只学会计初级,而金融学专业同学学的是中级,陆昊就自己看书学中级。他的双学位成绩比自己的本专业还要好。

从英国回国找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双学位他吃到了不少“甜头”。校招面试时,他几次被考官问及有关金融学的问题,简历上的这一项也为自己加了不少分。但陆昊还是觉得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在他看来,这些“额外的收获”也都是建立在个人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最大的收获还是自己学到了知识。

想说“爱双学位”不容易

王一雪会将自己的本专业新闻学和在双学位课上所学的内容相结合。当她在双学位课上看到一则新闻短片,除了会思考语言、逻辑思维,还要琢磨这个片段是如何拍摄、剪辑,从而把画面与文字综合起来。这使得她对于知识的思考增加了一个维度。通常情况下,授课老师会用大概一到两个周末的时间完成一门课程。相对应的考试,则会安排在课程结束的那个周末。这种及时考察的模式让王一雪在听课的时候更专注,更多地调动自主思考的能力。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显示,42.35%受访大学生认为双学位符合自己的预期,学有所得,42.35%则认为课程一般,但不是完全没用,也有4.71%受访学生觉得课程设置太难,和原有知识储备难以衔接,3.53%认为课程设置不实用,收获不大,7.06%觉得自己上双学位的课不够用心,学习效果没有体现出来。

与王一雪恰恰相反,读过英语双学位的李鑫觉得,认真听讲着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含金量也“真的不高”。她从大三起开始攻读英语双学位,第一学期主要学习基本的听说读写,那时她觉得口语课的老师能帮她纠正语音语调,“真是太有收获了”。

可学习的热情没持续多久,李鑫就觉得学不下去了。“本来学双学位是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可后来学的内容完全‘八杆子打不着’。”她甚至质疑自己:“为什么想不开要学双学位?”

在全部22门课中,语言学、词汇学、英美文学是最让李鑫“头疼”的课。听不懂的概念名词、理解不了的抽象语意……李鑫觉得,上这些课就像是“听天书”,对提高英语水平没起到什么作用。

选择就意味着成倍付出

一到周末,陆昊从早到晚都要“泡”在教室,连调休的周末都不放过;遇上法定节假日也只放一天。大四最忙的时候,他一边忙着自己申请英国的研究生,一边“刷”雅思成绩,还得兼顾两个学位的毕业论文。

但陆昊并不觉得这样的时间安排把自己搞得很累。“学业本来就很紧张,但既然是自己选择的专业,就要合理分配好时间。”对他来说,这也是一种锻炼。自从学了双学位,他不得不舍弃自己同样很重视的社团工作。以前他几乎每天都要去社团,后来一星期最多只去两次。

李鑫在双学位课程的时间安排上却十分苦恼。由于大四一整年没有课,她的本专业对实习学分有要求,时间冲突时,她不得不把时间留给实习。

刘振楠是植物生产和计算机双学位在读的大三学生。因为本专业是被调剂录取的,他从一入学就不喜欢。于是,他几乎没有犹豫就选了计算机双学位,甚至从那时就想好了要跨专业考研。

可学了一个学期下来,刘振楠已经放弃了跨专业考研的想法。他的理工科知识储备薄弱,学好计算机专业的难度非常大。“跨考的梦想一下就破灭了,上课都特别吃力,更别提跨考的难度了。”

降低了目标,刘振楠在学习双学位时更注重兴趣了。“想学到真正想学的东西。”因此他会选择性地听课。

同样的困境海若镜也经历过。从文科专业“跨”到需要一定数学基础的经济学,对她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学习卫生经济学时,她每一节课都打印出一百余页的PPT便于预习、复习,一个学期下来,资料堆得老高。有些课程难度过大,不在她本专业的培养计划之内,她只能靠自学或报培训班来弥补知识“断层”。

对于双学位,“过来人”海若镜有自己的期望:如今互联网授课方式越来越普遍,也简单易得,她希望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减少“跨校”上课的资金和时间的消耗。为了保证双学位教学质量,她认为可以适当提高考核难度;至于课程本身,则不应设过多的门槛。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鑫为化名)

(实习生 刘俞希 中北大学 王钰冰 )

三个很神奇的专业!就业困难,但是考公务员却比较简单!

对于一些专业,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工作难找,待遇不好,没有发展前途,各种就业问题纷至沓来,想找个满意的工作真心不容易。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对于一些难就业的专业来说,考公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法学专业

每年法学毕业生人数都大大超过社会需求量,导致大量毕业生就业“老大难”。而且还有大量非法学专业通过司考挤进来,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本科毕业生的工资也不容乐观,工作压力大,不少人都挣扎在温饱线上。

公务员法院和检察院对法学专业需求大,有明确的专业要求,竞争压力比三不限的专业好很多,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出路。

二、工商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知识比较宽泛,杂而不精,理论性强实践少,只学到了皮毛,毕业生的管理能力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核心竞争力不强。所以大多数毕业生找到的还是销售类,文职类这种门槛低的工作,工作压力大,未来的发展没有保障,前途堪忧。

公务员考试中,工商管理师可选的岗位很多,是非常有优势的。在2018年国考中,工商管理可以选择的岗位就达到了五千多个,占比超过了30%,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上岸成功率还是相当大的。

三、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个注重理论的学科,实用性不明显。近年来,金融机构和经济管理部门招聘人数下降,企业更看重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经济学也开始就业“老大难”。校园招聘企业需求下降,竞争压力大幅度上升,本科生竞争力较小,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经济学毕业生擅长公务员考试中数学和精算之类的题目,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知识,从而可以花费较小的精力获得较高的分数。公务员中经济学可以报考的岗位还是很多的,财政局和地税局是不错的选择,福利待遇很好。

用户评论

孤自凉丶

这也太打击了吧,感觉努力白费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桃洛憬

所以是不是就注定我无缘考上公务员?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卷风卷走爱情

难道只能放弃梦想去别的行业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肆忌

这种情况下,建议还是尽快改行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真是让人心塞,辛苦备考也没用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玫瑰。

现在该怎么办呢?不知道该继续努力还是改变方向。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泡泡龙

感觉很迷茫,法律规定太严格了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心叵测i

这也太不合理了,明明已经通过考试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葵雨

所以从一开始选专业就应该慎重考虑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熏染

很多人都遇到这个情况,感觉不是个体的责任,是制度的问题。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堕落爱人!

是不是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一下这种情况?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ヅ她的身影若隐若现

我听人说改行还有很多机会,该好好想想未来的路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笑√倾城

这确实是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想办法解决才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岛晴空

这种情况下应该多咨询一些专业人士的意见,寻求帮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感觉自己好像被无情拒绝了,好失落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黑色迷你裙

或许可以参加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开拓新的发展方向?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剑已封鞘

希望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出现!让大家不再陷入相同的困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身影

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世繁华

还是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即使遇到挫折也要继续前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若他只爱我。

希望国家能够重视这个问题,为我们提供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专业及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信息展示,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看

非法学专业过了司考也没用、非法学专业过了司考也没用怎么办

非法学专业过了司考也没用、非法学专业过了司考也没用怎么办

想拿双学位当“敲门”砖?没那么简单几乎所有非法学专业的司考考生都拼了命地想在司考改革前的最后一次考试中“上岸”,因为他们知道,从今年起,司法考试制度调整为国家统
2025-07-18
2017年在职研究生考试大纲及指南

2017年在职研究生考试大纲及指南

对于具有与传统医学硕士学位相同的学历,口腔学硕士学位,临床医学硕士学位,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学的硕士学位,具有相同学术学历的人的第一个全面版
2025-07-18
河北外国语学院【河北外国语学院地址在哪里】

河北外国语学院【河北外国语学院地址在哪里】

雪花,片片晶莹,宛若天鹅绒般柔软,漫天舞动,轻触共享电单车,为其披上一层洁白的纱衣;它们悠然降落操场绿坪,点缀其间,绿白相映,生机盎然;又悄悄飘至宿舍窗棂,似低
2025-07-18
什么是脱产研究生 和在职制研究生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脱产研究生 和在职制研究生有什么区别

如今,当许多人在网上询问研究生时,他们发现有一种“专业研究生”。许多人对这个概念不太清楚,也不完全了解专业的研究生是什么。专业研究生和工作研究生有什么区别?本文
2025-07-18
2024报考消防工程师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024报考消防工程师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获得消防工程学士学位或学士学位,已经工作了4年,包括3年的消防安全技术;或获得与消防工程有关的专业的学士学位,包括5年的消防安全技术。3。毕业于消防工程专业
2025-07-18
怎么查自己有没有被录取—怎么查自己有没有被录取本科

怎么查自己有没有被录取—怎么查自己有没有被录取本科

如今,全国多数省份考生已填报完志愿,正在等待录取结果。那么,考生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被录取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查看自己的录取结果时,如何才能够知道自
2025-07-17
2022年考研分数线—2022研究生国家分数线

2022年考研分数线—2022研究生国家分数线

会议要求,要加强复试和调剂工作组织管理。各招生单位要在复试工作中,采取“两识别”“四比对”等措施,加强考生身份审核,严防;通过“三随机”(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
2025-07-17
成人高考函授站是什么机构?

成人高考函授站是什么机构?

函授站就是高校设在当地函授教学管理机构,是将高校的招生宣传、教学治理、考务等工做在当地进行复制,方便当地学员报考和学习的一个机构。应该指出的是,信件站和教学点不
2025-07-17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政执法类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政执法类

目录1、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卷真题及答案.2、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省部级卷真题及答案.3、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卷
2025-07-17
中考网官网;中考网官网入口2024

中考网官网;中考网官网入口2024

成绩发布时,考生将通过在大连招生考试网预约登记确认的手机号码,获取考试成绩短信消息,请注意查收。微信小程序1.搜索微信小程序【大连招考】2.登录3.点击“中考成
2025-07-17